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探险 > > 科普黑洞 (2 / 2)
        黑洞的质量、密度、内部压力、内部物质扰动必然超过恒星、白矮星、中子星,温度高得难以想像,宇宙中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出的辐射就越大,黑洞这样的天体,温度远超过太阳,发出的辐射几乎全是高频光

        在高压的作用下,所有的物质都挤在一起,作用力互斥之强,简直难以想像然而在巨大的引力下,物质又被不断压缩,来回冲突,物质能量运动之激烈远远超过暴虐可以形容的程度。

        所谓的大型黑洞外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只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热量辐射又被黑洞吸回内部,人对温度的定义,对黑洞是不太适用的。黑洞的实际温度之高,远非太阳中心温度可比如果说太阳之火能把任何已知的东西融化或是烧成灰,那么,任何已知的物质接触到黑洞之炎的时候,会在瞬间烧得连灰都剩不下来。

        不管多么坚硬的物体,只要接触到黑洞的核心,其物质结构便会瓦解,我们不会看到任何燃烧的迹像,因为黑洞之炎燃烧时放射的电磁波,大部分又被吸扯回黑洞内部,使得黑洞内部的温度更加炽热,只有少数能量极高的高频光才能降低光子频率,舍弃光子的部分动能,抵消掉黑洞的引力势能,逃出生天即使这样,那逃脱出来的光,其频率之高,也是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

        如果高频光以降低频率为代价,损失动能抵消黑洞的引力势力,那么某段高频光在逃出来以后,会不会频率刚好达到可见光的频率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过,这种光占的份额应该极小,在星空的传播中便受到星际尘埃等影响,消散殆尽,我们在地球上只怕无缘观察到。

        那么主流科学家的看法呢?科学家们在实践中无奈地接受了黑洞发光的现实:黑洞能发出高频X光,也在不断向外界发散低频的热辐射。

        30多年来,霍金和他的追随者们一直认为,部分巨型恒星大爆炸产生了宇宙黑洞,而且,黑洞可以将不慎跌入其中的所有物质吞噬殆尽,就连光和其它宇宙信息也无法逃脱黑洞吞噬的“厄运”。

        2000年,有一位印度理论物理学家对霍金的这一开创性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就是设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阿布哈斯米特拉。米特拉认为,宇宙黑洞根本不可能存在。

        米特拉的论文发表后,除少数一些学界人士表示赞同外,大多数主流科学家对他的观点表示不屑一顾。米特拉特意邀请包括霍金本人、贾延特纳里卡尔等在内的著名黑洞理论学家对他的论文发表意见,但没有一人接他的招。

        这是很显然的,谁让他在科学界排不上号呢还算好的了,如果换成我这种普通百姓发现类似的理论,不要说找人接招了,连个发表的地方都没有

        直到2004年7月中下旬,霍金终于发错了自己的错误,他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自己承认,“从绝对意义上说”,黑洞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样一来,爱因斯坦的空间扭曲论,也就在实践中破产了。空间扭曲论,其典型论据是“光在经过大质量天体时方向发生偏移”,如果这就是空间扭曲,那么,对于不同速度的物体来说,空间的扭曲度必然不同。如果对走直线的光来说,某一区域的空间扭曲了,甚至是全封闭了,那么对地球的人造卫星来说,地球正是个扭曲的全封闭空间。我们没必要为了照顾“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的定义,就硬说扭曲的不是光线,而是空间。这种空间扭曲理论,很麻烦的,这在实践中会导致错误推断,还不如老实承认:空间并没有扭曲,扭曲的是光线,我们在宇宙空间中看到的直线,并不是真正的直线,这是因为我们受到光线的欺骗,产生了错觉。

        所以,黑洞确实是个名不符实的存在,但这不影响我们仍然叫它黑洞。就像我们原本定义,恒星永恒的存在,即使后来发现恒星并不永恒,恒星也仍然被称为恒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