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探险 > > 科普黑洞 (1 / 2)
        很久以前,有个苹果落到牛顿的脑袋上,激起了这位贤人的灵感,领悟了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随它们距离的平方反比例减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后来,又有位科学家约翰?米切尔,展开充分的想像:根据质能守恒定律,只要物体A的动能,无法抵消另一物体B作于用A的引力势能,那么B的引力就能牢牢束缚A。物体A的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物体B的重力势能A的质量物体B的重力加速度二者距离。因此,从数学上推断,当重力加速度为定值时,物体A能否摆脱物体B,就取决于A的速度对地球来说,凡是速度不高于79公里秒的物体,就无法逃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如果某天体的引力足够强大,连速度不高于30万公里秒的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范围而光的速度正是30万公里秒,也就是说,这种星体的引力能把光都吸回去,外界根本无法发现,看上去就像一个漆黑的洞。他把这种星体,命名为黑洞。

        一般认为,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就变得像真空吸尘器一样。

        很多科学家都相信这一理论,包括爱因斯坦,也包括某一阶段的霍金。在实践中,为了圆满、解释、丰富黑洞理论,他们创造了很多新的理论,然而这些新的理论,不是费解,就是与实践相违背。事实上,有些理论的看问题角度,确实很容易误导人得出错误推论。

        那么,实际上呢?

        光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在静止时,质量为0,光子的动能普郎克常数光子频率。只要频率无限高,光子的动能就无限大而黑洞只要是恒星塌缩的产物,其总质量只会比原来更小,不可能无限大,其势能必然有限。

        换句话说,只要高频光的动能,能抵消黑洞作用于它的引力势能,那么高频光完全可以突破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黑洞视界

        黑洞的温度如何呢?

        太阳的温度,表面是六千度,内核的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五百万度。而这在宇宙中还不算什么。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推测,其表面重力相当于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的高压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白矮星的产生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它是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的。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却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这是太阳的归宿,但它还不是宇宙的最高温度。

        据估计,中子星的表面温度就可以达到1000万度,中心还要高数百万倍,譬如说达到60亿度。为什么这么高?因为它的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所以内部压力大得惊人。我们地球中心的压力大约是300多万个大气压,即我们平常所说的1标准大气压的300多万倍。脉冲星的中心压力据认为可以达到10000亿亿亿个大气压,比地心压力强30万亿亿倍,比太阳中心强3亿亿倍。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的归宿,但我相信这也不是宇宙最高温度。

        质量越大,内部压力越大,内部物质扰动必然越厉害,也就是温度越高!

        那么,作为超大质量恒星的最终归宿,黑洞呢?

        温度,是人类对空间中物质能量运动活跃程度的定义。

        目前已知的最重黑洞,质量达到太阳的180亿倍更因为体积接近无限小,其中心的压力之大,根本难以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