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家老牌纺织厂设备老化得如同古董,产品积压如山,工人工资拖欠严重;
一家曾经的明星化工厂,浓烟虽然有所收敛,但空气中残留的刺鼻气味和周边农田里泛黄的庄稼,无声地控诉着历史遗留的污染创伤。
更普遍的是,几乎所有的企业主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办事难!”跑不完的衙门,盖不完的公章,说不清的流程,还有那应运而生的“黄牛”产业链。
一个想扩大生产的小老板苦笑着告诉李毅飞:“李县长,不怕您笑话,我办个扩建环评,跑了三个月,最后还是花了两千块找‘熟人’才搞定。
时间成本?伤不起啊!”
唯一能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舒缓一点的,是阳兴县四通八达、保养良好的路网。
柏油路面平整开阔,标线清晰,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算是前任班子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真正惠及长远的“遗产”。
“至少,想把外面的凤凰引进来,窝巢的门槛是修平了。”李毅飞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自嘲地想。
这大概是他这一个月焦头烂额中,唯一能聊以慰藉的“好消息”,让他少了一桩“要想富先修路”的头疼事。
但路通了,人却未必愿意进来。营商环境,才是扼住阳兴喉咙的那只无形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