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古今传奇 > > 第十二章 哭灵(4) (2 / 3)
        天亮后,众人将张泽升下葬在闵湾山,大道一代名人张泽升就这样彻底变成南侧居室正中间墙上的画像。

        哭灵的老妈子四散着各自回了家。随着她们一块四散的,是另一个好消息,欧阳章华要入赘张家了。

        众人给张泽升下了灵,几位近亲伴着扶慈回到张家小院。只过了一会稍微清净的时间,只见院外缓缓来了辆华盖马车。车内先是跳出一矮胖的光头汉子,两眼炯炯有神,下颌一圈寸许的白色短须,挂着朴刀,手臂肌肉线条分明。光头汉子伸手从车内缓缓牵出一老者,着小帽,一身华服,显是富贵身份。老者下了车,缓步由光头汉子领着进了院子,光头大汉进了院门便退到了老者身后跟随。院中人员见此情状,都猜想此人非比寻常,便不觉停了交谈,让出一条路来。大来早就进屋做了通报,欧阳章华忙出门相迎,正见那位老者已经到了院中,虽不知此人是谁,但也鞠躬请安。老者托手将欧阳章华扶起,却微笑不语,径自和欧阳章华往灵堂继续缓步走去。欧阳章华本欲推着老者的胳膊快些前行,却又怕他脚滑不稳,再看那位光头一直瞪眼看着自己,只好随行而去。

        张伯暗想张掌柜已经下土,此人已经算是晚来,却仍这般缓步,顿生不悦。扶慈已在堂内跪下低头候着,张伯眼见老者快到了灵堂,向内喊道:“祭客进”。那老者却在堂前停了脚步,将灵堂大门上的对联看了一会。白纸黑字上联写着“柳扶如是”,下联写着“安慈泽升”,横批是“斯人已逝”。老者读了好几遍这幅对联,这才走进灵堂跪拜,一身孝服的张扶慈和欧阳章华跪地还礼。老者将张扶慈和章华扶起,问扶慈道:“你就是扶慈小姐吧?泽升掌柜仙逝,小姐可要节哀啊。”

        张扶慈点头说是,心想此人气度不凡,必是贵客,忙让章华、张伯请两人由屋内去西侧居室休息,自己随后也跟了进去。西侧居室昨天已经收拾好,加了几张桌子和椅子,备了几套茶具,将原先的佛像、挂像等都已经打包挪了出去。章华等收拾完才发现,西侧这个房间原来是这几间房里最大的。当下,这个房间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会客室。

        老者在当中坐下,那个光头大汉轻声对张扶慈说:“张小姐,这位是金陵巡按。”欧阳章华听到,忙起身又去关了一遍居室对外的门,返身同张扶慈一同又再站立着。老者抬手将张扶慈、欧阳章华引到座椅上坐了,说道:“老朽张桥,你们应与我不熟,但家严张起运与张泽升先生不仅是宗亲,更是忘年之友。”

        张伯在扶慈耳后轻声对张扶慈说,张起运就是以前的大道府尹,后来的金陵布政使。张扶慈点点头,听见张桥继续说道:“家父在世时和我说过好多次,他一辈子历任大道和金陵,都和张泽升先生联系紧密。我虽与张先生面缘浅薄,只见过几次,但也听说过张先生的诸多事迹。‘大道辖五品,善罗九长闵;抬脚去潘宁,下河游三津;读书为最高,最高需品行;莫言苦与累,谨遵无捷径。’大道儿歌,我那时尚在读书,也还清楚记得呢。张先生是境南文化名人。老朽前几月奉调回了金陵府,正想替父亲前来拜望张老先生,却还是来晚了。论起来,我也该称呼张先生一声大哥啊。”

        张扶慈顺势啼哭了几声,将欧阳章华拉到身边,向张桥简要介绍了章华,以及父亲后来居家信佛的事情。张桥询问了欧阳章华的来历,又细问了这些年的张家生意,赞叹说大道真是个好地方。众人细聊了一阵,张桥让那个光头大汉递了一张名帖给了张扶慈,他们若有需要,可随时登门拜访。

        不一会,大来在外敲了敲门,把张扶慈喊了出去耳边嘀咕起来。张扶慈听完,转身和那光头大汉耳语几句。光头大汉听完撇撇眉,附身又轻声对张桥说了几句。欧阳章华听见,大来在门口对张扶慈说的是“大道和潘宁的府尹都来了”,扶慈原话带给了那个光头大汉,光头大汉对张桥耳语说“许达功和周子望在外面”。只见张桥站起身,示意光头大汉先出去,分别和扶慈、章华拱手道别。

        张桥走到门口,转身又回来,问道:“张先生的灵堂挽联,是谁做的?”

        扶慈说:“算是父亲自己做的。柳扶如是,安慈泽升,这是父亲写给母亲的。斯人已逝的横联,是我添的,见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