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旅生涯 > > 第四章 “老一团”要被裁掉了 (3 / 5)
        其实,欧阳很了解这些营连长们的真实想法,也很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他们没有半点儿埋怨换防的意思,也根本就没有人想过要违背命令、不去守卫海岛。三个营、九个连队,是军委命令里明确的要换防、要上岛的部队,各营连长和他们的兵们都非常清楚,这一纸命令,容不得有一丁点儿讨价还价的余地。更何况,换防、上岛,这是军委下达的编制调整命令里面已经非常明确划出的纪律“红线”:换防部队的全体指战员,必须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务必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准时到达所驻守的海岛和任务区域。

        这条“红线”,所有的营连长们都非常清楚它所具有的严厉性和严肃性,也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它很快就要变成官兵们必须要直面的现实。

        只是,每个人的家里,总难免会有一些琐琐碎碎的这事那事,或多或少地牵绊着他们这匆匆一别的脚步。

        身为营连主官,他们清楚自己肩负着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的重任,也懂得自己的身后,不仅背负着爱人和子女的牵挂期盼,还承载着全营全连官兵们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迎难而上不言难,知难而进不畏难,身为一营、一连之长的军营男人,也算得上是主政一方的“主心骨”,成熟稳重是他们区别于社会上同龄人的明显标志。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牺牲奉献,是军人的代名词。

        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人们,都习惯于把牺牲奉献与革命战争年代、老山前线那些战斗故事里的情节划上等号。而在这个已经和平了很久的盛世年华里,有多少人会在意,就在这个省城天京市郊外的军营里,有上千号的官兵和他们的家人们,正在亲身经历着另一种含义上的牺牲奉献:军委传来的一纸特急电报命令,不仅嘎然叫停了他们原本安逸、有序的省城生活,还要长途机动到千余公里之外的海岛上,并将在那里长期驻守。

        舍小家、顾大家,上百个军人家庭的长期两地分居、千里相望,是牺牲奉献精神在这个和平年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现实的考验,一夜之间,就摆在了这支老红军部队的军人和军人家庭的面前。

        对此,那些单身的、年轻的军官们,倒还好接受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