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擅于深算的“老机关”们,早早地就已经梳理总结出了当前交流去省军区系统工作的大趋势,他们发现:如今,交流去省军区系统或者人武部,已经不是以往那种“去向可以协调、地区可以选择”的分配方式了,而是大都会被派往边防高原、偏远县城这样的一些地区。据“老机关”们统计,近三年以来,全师总共交流出去19个营以上的干部,其中就有12名同志被派遣去了这样的方向和地区。这个交流分配的大趋势,对于这些常年在省会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已经非常习惯的“老机关”们来讲,简直是太无法接受了,也太难接受了。
然而,让“老机关”们觉得最“难以接受”甚至有些“过分了”的是,他们深入跟踪的分析新发现:那12个“勇敢”地交流去了偏远县城的同志,有9个人是平职交流过去的,职务没提升!级别也没晋升!
边防高原、平职交流,再加上尽是些边边角角的偏远县城地区,“老机关”们把这个去向选择,戏称为“扁平脚”。
平职交流去了偏远、高原那些地方,“官也升不了,还要在那里多待几年多受罪”,这个好像“不划算”“太亏了”,这么折腾下来,“交流过去的意义真的不大”,还不如“不要左右为难”,索性“听天由命”罢了。
虽然,抱有这些想法的“老机关”们在人数上并不多,在炮兵团的整个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但因为他们属于那种比较典型的会释放负能量的一个小群体,所以成为了欧阳政委和他所带领的政工干部们最近一段时间里重点关注、下大力纠正得比较多的一类工作对象。
非常时期,应当有非常之举措。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不仅事关“强军梦”的长远发展大计,更与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维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息息相关,怎能容得如此调侃和妄加议论?!
欧阳虽然生性是一个比较温和、甚至还略带点儿佛系的人,但炮兵团作为在军改期间全军撤改并部队中为数不多的团级单位之一,欧阳深知自己作为这支部队的团政委,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上级党委首长的关注期待。
针对极少数“老机关”干部当中流传的那些“三难”之类的言论,欧阳政委及时召集常委们开会研究,决定要在这个“非常时期”抓一两个“反面典型”警示部队。按照会议分工,团政治处史主任带着干部股长,逐个找机关干部们深入谈心,了解个人的想法和忧虑,听取并收集其本人的意见建议。后勤处何大华处长对本部门的两个“老机关”进行诫勉谈话,告诫其今后不得再私下议论或发表这些不恰当的言论,并做好在全团干部大会上作出深刻检查的发言准备。同时,利用部队每周一的团点名和每周日晚上的干部大会,对当前官兵中存在的这种“乱议论”“瞎猜测”“胡分析”等现象,公开进行了严厉批评和教育引导。在召开的全团干部大会上,后勤处机关的两名“老同志”作了深刻的检查,何大华处长也自觉进行了自我批评和工作反省,在政治处史主任的总结报告之后,欧阳言简意赅地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再听到这类不负责任的言论,再发现这种无事生非的“好事者”,再出现这样与改革大势不协调的现象和行为,团党委将依据已经明确的军改期间的纪律规定严肃处理!
全团干部大会一开,机关“老同志”们叫“难”的声音肯定就消停了。这一点,早就在欧阳的意料之中。
他现在腾出手来,把目光和精力放到了基层营连长们的身上。这些家伙,其实人人都正在面临着自己那些“难念的经”,只是他们从没有表达出来而已。
相比那些“老机关”们关注个人职务升迁这方面的事情,营连长们的想法则就简单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弯弯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