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诸位关心四骏下落,老朽方有此说。如若仅仅观看六骏形象,倒也有替代办法。”
徐悲鸿忙问道:“莫非六骏还有照片或者摹本之类资料?”
宋联奎呵呵一笑,道:“诸位可知道‘全形拓’?”
“传拓之法,乃以纸覆于金石、用墨将铭文拓印传世。此法肇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原以拓碑为常见,碑面平展,可谓之平面拓。然则石碑外,尚有鼎、瓶、壶、杯等各型各类金石器不一而足,为展其全貌,历数代研究,至清末遂有‘全形拓’。
全形拓始于嘉兴马起凤,人送外号‘金石僧’,彼时仅限于小件器物,拓法几近平面拓,不讲求透视。继而山东潍县陈介祺改用分纸拓法,先分拓身、耳、腹、足,再拼粘为整体,其乌金拓本结构合理,浓淡相宜。民国后更衍生整纸拓法,以一张纸完成整个器形的墨拓,加之西方透视、素描技法普及,拓片立体感大为增强,全形拓技法随之得以大成。
全形拓弥补平面拓之失,各类异形金石器得以拓片方式保存,铭文、纹饰研究亦获得极大便利。陕西历朝金石器本就样式丰富,凭此技艺,金石之学更加如虎添翼。”
听宋联奎说完,徐悲鸿眼前一亮道:“六骏有全形拓片?”
宋联奎笑道:“正是,此间有个痴人一时技痒,拿六骏做了练手。斯人实乃陕地数一数二的全形拓圣手,六骏全貌,纤毫毕现。须知彼时六骏尚未遭难,毛发骨肉均同完璧,这份拓片堪堪世所仅存。”
徐悲鸿大喜道:“还请老先生行行方便。”
宋联奎挥挥手,一旁早有下人快步上前,嘱道:“去把六骏拓片取来,与诸位同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