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叟先生将拓片借了去,言说为残片复原工作参考,当时先生忙于史稿校对,不及面呈,有留书一封。”下人恭敬回道。
珍妮插话道:“老先生刚说过六骏复原工作被搁置了……”
宋联奎亦是一脸茫然,道:“依老朽所知,确实如此。”
珍妮心中念头接连闪过,忙道:“一叟先生住址还望老先生不吝告知,我们这就前去登门拜访。”
注释:
[1]《石台孝经碑》,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所以被称为《石台孝经》。《石台孝经碑》呈长方柱体,四面刻字,它最显贵之处是集两位帝王的四种书体于一身。碑身的正文是孔子《孝经》的原文,由唐玄宗李隆基亲笔抄录,为隶书,充分显现了开元盛世的堂皇和大唐基业的雄风。《石台孝经碑》的碑额之上,是“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16个字,是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为这方碑石所撰写的,字体为秦小篆,字迹清秀。在碑侧之上,刻有唐玄宗亲自写下的批注,为行书。碑身上最小的字体是当时参与镌刻这方名碑的人员以及机构的名字,用唐楷书写。
[2]1928年国民烟公司制造了一种“前敌牌香烟”,印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后值抗战,中国福新烟公司不失时机地把前敌牌香烟宣传为烟中铁军:“抗日铁军,为民族求生存,烟中铁军,为国货争光荣。”前敌牌香烟随之成为专供国民政府的内部烟,为市场所罕见。
[3]据资料,民国时期陕西地区广种罂粟,烟土价值约为香烟的十分之一,致使烟土消费颇为普遍。
[4]宋联奎(1870~1951)字聚五,亦作菊坞,晚号菊叟。主持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和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并主编有《关中丛书》;著作有《苏庵杂志》《苏庵公牍存略》《城南草堂文稿》《城南草堂诗稿》等。抗日战争期间居留城固时,曾为该县自强小学募捐,又在宋家花园创办私立新民小学,培育人才。解放后又把该校校产及花园地产全部捐献国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