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古今传奇 > > 第十七章 在山草堂日记 (1 / 8)
        新城办公楼,陕西考古会。

        房门虚掩,珍妮轻轻推开时,一阵穿堂风把若干张黑底白字的碑拓吹卷到众人脚前。

        定睛看去,不足二十平米的室内,数口黑铁皮箱横七竖八。两箱之上横架一块木板便是办公桌,美髯及胸的老者,正以石镇按压住桌上散乱飞舞的各色纸片。偏僻而狭小的空间,完全符合捉襟见肘的现实。

        吕道士弯腰捡起一幅拓片,自上而下书有“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不由得叹道:“好字!好经!”

        “好在何处?”须髯老者问道,眼藏笑意。

        吕道士微微一笑,指示诸人观看。

        “看字体当是汉隶,内容出自易经。”王菊人回道。

        “汉隶,易经……天行乾……今文易!”珍妮惊呼道。

        须髯老者颔首道:“秦火之后诸经散佚。东汉末年,流弊丛生,穿凿附会之说甚嚣尘上。熹平四年[1],汉灵帝正定《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经,由蔡邕以隶书誊写镌刻上石,历时九年,凡两面刻碑四十六通。此乃华夏历朝首次官定石刻经本,称‘熹平石经’。不幸七年后董卓作乱,碑石尽碎,其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唐贞观朝,魏征辑录收聚,所存不过十之二三。武周换祚,强行搬运于两京之间,落得个尽数不存。”

        “有宋一朝,诸经虽偶有发现,独不见周易。不意千年后,贫道眼福尤胜过宋人。”吕道士笑道。

        “蔡邕手书七十万字,至今残碑字不过七千,国内十不存一,余者悉数流去东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