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也不能确定到底是那一条最终通向古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河流肯定是以古墓为中心建造的。在欧阳独行的《阴阳诀》里说,水,龙之子也,九水成恭,无上之地也。意思是,每一条河流都代表龙的一个儿子,龙的儿子恭敬的匍匐在地上,体现了对墓主人无上的护卫之意,这是风水之中的上上之选。所以说这些水最终都是以古墓为最终的聚合点。”我说道。
“三儿,你这阴阳诀这本书,有没有现成的,我也学学,我怎么觉得这玩意很厉害的样子。回去了让我好好看看。”毛驴眼馋的对着我说道。
“那本书是我们学校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学校哪里肯让我们带出来。我们没办法,只好偷偷的记了笔记。’现在我家里放着的,哪里想到在这里会用到,以后去哪儿我也得带着它,真是他他妈的顶用了。”我不误可惜的说道。
“三儿,按你所说,这九条河流,应该每条都通道皇陵。”蝎子说道,“那不是每条都一样了。”
“龙之九子每个脾气都不一样,所以说每条河流的危险成都也不一样,我给你简单说一下九子的情况,你就知道了。”我说道。
龙之九子是指龙的九个儿子,但是它的九个儿子都不是龙,而且各有所长。。当然,在古代文化中,九为尊数,龙生九子并不是说它有九个儿子。在古代,九也可以用来便是极多,至高无上的意思,是虚数,也是一个尊贵的数,所以用九描述龙的儿子。龙之九子的传说由来已久,历代的历史以及各种笔记,对龙之九子都有记载。其中说道的龙之九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其中每个龙子都代表一种不同的性格。
长子囚牛,龙首蛇身,不喜欢达打打杀杀,痴迷于音乐,可以分辨万物的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遗像。这个装饰一直沿用至今,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被称为“龙头胡琴”,而且不紧出现在汉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着囚牛的形象。
次子睚眦,龙首豺身,性格刚烈,喜欢与人打架斗殴,勇敢勇猛又嗜血好杀,因此触怒了它的父亲,要把它赶出龙族,但是它的母亲苦苦哀求,才只是把他赶出家门。后来睚眦四处流浪,最后到了海边,看到广阔的大海,幡然悔悟,决定改过自新。后来,它在河边遇到周文王姬昌,并指导姬昌找到了姜子牙,和姜子牙一起辅助周文王灭掉了纣王。纣王死了之后,睚眦功成名就,飘然而去,周武王为了纪念它,命令工匠在刀环、刀柄、龙吞口上铸就它的像,以时代纪念它。再后来,人们纷纷在武器上装饰龙的形象,以增添慑人的力量。一些沙场名将将睚眦铸在兵器上,皇帝也把它用在自己得仪仗和护卫队的装饰上,从而显得更加威严庄重。俗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睚眦成了压制一切邪恶的化身。
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监狱门口的狮子头就是它,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单行排列,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在古代,它们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可以放十个,其他的殿堂则要按相应的规格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欢鸣叫和吼叫,平常所见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蒲牢生活在海边,它虽然贵为龙子,但是胆子却比较小,竟然害怕大海中的鲸鱼。每当鲸鱼攻击它时,它就被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声音直达云霄,响彻天地。
五子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似狮,平生喜静不喜动,喜欢独坐,喜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而且佛祖释迦牟尼有quot无畏的狮子quot之喻,人们便把它想象成佛祖的坐骑,或者雕在香炉上享用香火。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狻猊遇到文殊菩萨,被文殊菩萨电话,跟随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享受香火。又因为狻猊是龙的第五个儿子,所以庙宇又被成为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