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是那种不被老师喜欢的孩子,理由是太顽皮了。那个时候的班里不被老师喜欢的孩子自然也不被同学们喜欢。但每到放学回家,却总有几个同学愿意跟我一起走,理由是——我会编故事,而且是类似评书联播的那种。现在想想这其实是蛮有难度的一件事。
依稀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从阜成路学校到商学院(现在叫北京工商大学)的短短一段路上,我和同学会溜溜达达走很长时间。我总是一边走,一边随机发挥,给同学们一天一集地讲我编的《金光道人》的故事。那时候的故事既没有结构又没有内涵,基本上都是想到哪儿就胡说八道到哪儿,但同学们却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想《金光道人》的故事应该是受了当时“洋画”的影响。
洋画,对于一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北京孩子来说,应该不会太陌生。那是一种趴在地上搧来搧去的男孩子玩具,其题材大多是《封神演绎》里的故事。
在老师们“脏、脏、脏”的训诫声和不断没收销毁的镇压中,我终于对洋画上了瘾,当然也从中了解了《封神演义》的故事,进而编出了《金光道人》。
小学四年级开始,我转校到了一个西城区的小学。被班主任一句“瞧你写的字!是人写的还是用螃蟹腿搭的?”而使我这个新生在班中赢得了空前的关注度。
从此书法水平一蹶不振,以至于每每下课看自己笔记时,经常暗骂:怎么认不出来这写的是啥字?这他妈是谁记得笔记啊!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认不得自己写的字外,还有另一个收获就是整整两年,作文再没及格过。
上了中学后,有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高高和李可。他们和我一样活泼、好动、创造力爆棚。任何一部新出的漫画或动画片都能让我们讨论整整一学期。
比如看了《变形金刚》后,我们就开始创作《变形金刚》第四部。我们甚至创作出新一代汽车人和霸天虎的形象、变形能力和相应故事情节,并将班里某些同学的形象对号入座。那种怡然自得的讨论往往能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美术能力超强的高高画的第四代霸天虎首领——咒碎天的形象令我记忆犹新,可惜那张画他可能丢失了,如今我也只能找到当时我画的。
紧接着我们又开始编排圣斗士的续集并设计最新的圣衣。尽管那时我和另一位好友的作文仍然经常不及格。
于是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课时,干脆就在本上上各种画,各种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