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抗战时期山东潍县的乐道院集中营 (7 / 22)
        “我们尽力设法在这个孤绝的社会中使一切事都安排得很妥当,但是最初和外面世界完全隔断,我们无法获知战争的情形,也不晓得我们胜负如何。日本人允许我们写信,经他们检查后付邮,但对信的内容有许多限制,而且必须由他们代发。”讲述集中营内情况不允许,询问了解外面情况不允许,允许写的只有问候、报平安的几句话,侨民对此极为不满。更为恶劣的是,基格神父他们发现,日本看守竟把这种并无多少内容的书信扣留一年后才寄出。对于收到的信件,日本看守同样进行严格检查,通信自由和个人隐私全然不存在了。通信检查和限制,消息的封闭,使得困在集中营里的侨民成了聋子。

        利迪尔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日军的严酷看管,生活条件的恶劣,秩序的混乱和无序,促使大家商讨决定,要组织起来,争取权利,自我管理。侨民们通过民主选举,组成的“自治管理委员会”除了负责管理集中营侨民的各项事务,还负责与日本当局进行协调、谈判和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侨民可以公开自行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工作和文体活动。侨民们组建救世军乐队、话剧社和歌咏队,频频演出,自行组织舞会,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驱走寂寞和孤独。1945年2月,离集中营解放不足200天,第八届奥运会上400米跑的金牌得主利迪尔患脑瘤病逝。尽管天气极寒,几乎所有的人参加了这个以带给人们快乐和光明为乐的人的葬礼。

        组成“自治管理委员会”争取权利自由

        侨民们通过民主选举,推选出由9人组成的“自治管理委员会”。他们把集中营分成4个组,每个小组选出9名代表,由36人组成教育、综合、工程、营房、医疗、食品供应、财务、雇工、纪律9个委员会,分别负责管理集中营侨民的各项事务,并负责与日本当局进行协调、谈判和抗争。

        对乐道院以及潍县和山东情况十分熟悉的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被推举为自治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德位思是美国人,曾任潍县广文大学校长,其独女和夫人都先后逝于潍县乐道院。1917年,广文大学与济南广智院等6所学校合并改名齐鲁大学,他任教务长。年近8旬的德位思交往广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自治管理委员会另外一名负责人是曾任蒋介石顾问的基格神父,中文名为雷振远。

        自治管理委员会利用日军惧怕美国对在美日侨进行反报复心理,带领和组织侨民与日本看守斗智斗勇,最大限度地争取权利和自由。他们秘密组织与外面的乡民进行交易,换取食品,秘密与外界联系,争取有关方面的援助。最成功的是组织恒安石、狄兰越狱逃跑,使得集中营与重庆美军援华总部取得联系,争取到国际红十字会的援救物资,并为美军空投伞兵部队最终解放集中营做了充分准备。

        组建乐队歌咏队话剧社驱走寂寞孤独

        在集中营内,活跃着一支颇具规模的乐队。因为是以基督教救世军的一支铜管乐队为主组成,所以叫做救世军乐队。救世军是一个以军队形式作为架构和行政方针,以基督教作为信仰基本的国际性宗教及慈善公益组织。有人在教堂的地下室找到一架陈旧不堪的钢琴,经过修理,成了乐队的主要装备。救世军乐队中,有几位是天津歌舞团木管乐组的成员和业余提琴手。他们穿梭在医院、教堂,频频演出,为侨民们带来了欢乐。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集中营,他们猜测离重获自由的日子不远了,救世军乐队将当时的美、英、中、苏四国国歌择段重编,加上宗教颂曲秘密排练演出,准备迎接集中营解放的那一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