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傲天翻了一页又一页,不由得称奇。他发现这个心理学的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多与前人不同,便粗略归纳一下,将其中关键点记住,今后与人共享。
嫉妒
嫉妒是愤恨的一种,对侵占和变相侵占自己生存资源的人的一种负面情绪。有人说普通人不会嫉妒国家领导人。其实,那只是因为国家领导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侵占普通人的生存资源,不然的话,人民对国家领导人一样会产生愤恨,如《孟子离娄上》:“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只不过,人们不把这种情绪定义为嫉妒而已,但论起本质,却是一样的。
道德
道不行而行德,德不行而行义,义不行而行法,法不行而行律。道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德是一种尽量让群体利益最大化的人造规律,义是守护这种规律的行为,法是由群体意识制定的公约,律则是将公约的内容具体化。
如今的道德二字,往往更偏向于德而不是道。比如说近亲结婚在道德上被归为乱伦,其实从道的角度上来说,近亲结婚生育,后代隐性基因呈显性的机率更大,即其后代就常人而言,有更大机率出现天才或是白痴、先天疾病患者,而白痴和先天疾病患者一旦出现,极可能盖掉天才基因的表现比如说,某人基因上注定肌肉发达,却又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人日后在运动方便的成就,也必然有限。一个人即使在基因上注定神经元活跃,即头脑思维更敏捷,但是致病基因如果让其部分脑域功能缺损,那他也极可能以白痴的形像出现爱因斯坦的大脑语言中枢可能发育迟缓,据说九岁以后说话才不结巴,小时候除了他妈,别人都把他当成白痴看待的,但成年后,他的表现,人们承认他是天才。其它近亲结婚的产物往往没这么好的运气成长为天才。因此,近亲结婚,对人类的总体利益不利,在道德、法律上,都是禁止近亲结婚的。如果近亲结婚,不生育子女,或是未来某个年代科技发达到可以人为修改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反而有更大机率产生天才那个时候,道就会改变,近亲结婚不再会对人类的群体利益产生危害,但德的改变,往往延后于道,经常会给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烦恼。
如今的法律二字,往往更偏向于律而不是法,为防询私情,即使有时对个案的处理方法不能让群体最大化,也只能照律执行。今天的法律,条文极多,只怕法律专业人士,一时也答不出全国、世界共有多少条法律了,当年汉高祖刘邦,曾与民众约法三章,全部的法律只有三条,法律规定之外的,按民俗道德处理,可见民众心中也有一杆称。如今什么东西都要立法,却还有很多照顾不到的地方,或是说,随着时代的变化,道也随之转变,原有法律必须出现漏洞,不得不再立新法。
模拟人格
人脑在思维时,常常过滤掉很多以自身能力不方便实现、或是在道德角度上其它人不允许你实现的策略。
模拟人格是摆脱思维定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想:如果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怎么说?
传承
人类的文明是从有文字以后开始突飞猛进的进展的。如果没有文字,人类的生活可能不会比几千年前、甚至是几十万年前先进多少。人的记忆力有限,文字可能帮我们将前人的文明遗产更好的记录继承下去。牛顿有句话,说得还是很实在的:“如果说我比前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文字,就无法形成雄厚的文明根基,以前的非洲黑人,据说比欧洲白人更早直立行走,进化成原人,就基因遗传下来的身体素质,黑人绝对不比白人差,但没有文字,无法有效地传承、发展自己的文明,一度陷入被欧洲白人虐杀、奴役的悲惨境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美洲印第安人身上。太宗那句深刻的“落后就要挨打”,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