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心里学前言》
生灵万物,是从原生细胞开始的。别人的心理学,大多从哺乳动物研究起,而我姚氏的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原生细胞。
从原生细胞的时候,求生本能就烙印在生物的基因深处。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好,是生物的最原始追求,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根源所在。有没有不追求这两样的?有!不追求活下去的,已经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生去生命。不追求活得更好的,至今仍属于低级生物。拥有追求活得更好信念的生物,才有可能一路进化,其中的最优秀者,便如现在地球上的人类,站在生物链的最高端,其强悍的能力,对很多生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以至于人类不得不出台珍稀动物保护法,防止部分物种灭绝。
……………………
龙傲天随意对放在桌上的文件扫了几眼,不由得精神一凛:“叶老哥,这稿件写得很有意思啊,这是?”
叶玉明一边劝龙傲天饮茶,一边说道:“傲天啊,新晋C级精英里,那个姚日天过来向我投效递的稿子,还有点意思,你要有兴趣你就看看。”(太好了,你的脾气就是一阵一阵的,看完你应该就不至于跳起来找来客的麻烦了。)
龙傲天果然拿过文件,细看下来。
第一章求生
第一节牺牲
问:既然求生本能是生物最基础的本能,是烙进生物基因深处的本能,为什么生物界、人类社会,还会出现一些为了群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体生命的存在呢?
答:求生本能是所有生物最基础的本能,它是所有生物的追求,但它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优先级总能排到最高。在自然界,个体的力量总是弱小的,种群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的危险面前,如果必须要牺牲部分个体来满足整个种群的生存,那么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个体出去牺牲,于是整个种群可能全被消灭掉,如果生物种群做出这种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写入基因,很可能导致整个种群在无情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聚群而居的动物,在遇到小危险时,是由最强壮者上去抵抗的,而遇到不可抵抗的绝境级危险时,则往往舍弃族群内的老弱,换取整个族群的生存。据说有一群羚羊,被狼群驱赶到悬崖边上,突破狼群是不可能的,跳崖,高度太大,肯定要摔死,怎么办呢?羚羊们两两结伴,向悬崖对面跳去,老羚羊在下,年轻羚羊在上,跳到一半时,年轻羚羊在老羚羊背上一点,借力向悬崖对面跳去,获得了生路,而老羚羊则坠入悬崖,粉身碎骨。人类社会中,这种事情也经常可见,在种群的生存受到大威胁时,总会有一批人不惜个人生命,来换取群体的生存利益,有的牺牲了,在历史中留下了名字,如中国的岳飞、杨靖宇、黄继光,法国的圣女贞德,这些人以英雄、烈士的身份出现。有的成功的达到了目的,甚至推翻旧统治者,却没有牺牲,如中国的朱元璋、毛泽东,美国的华盛顿,就是其中的代表统治者,他们成了新国家的统治者,他们的手下则成了开国元勋。英雄、烈士、开国元勋,都是后代人们敬仰的对象。当然,历史上更多的牺牲者,便如历史星空的流星,在人们还没有注意的时候,就已经一闪而过,当人们想追忆时,脑海中却无法浮现他们的名字。
第二节变异
马克思哲学说,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