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客耸耸肩:“他们就是用计算机啊,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用了,1998年,美国的教育局正式下了文件,提出:计算器可行且可靠已是课堂之外广泛使用的工具课内环境应反映这一现状让计算器运用于数学课中的计算。全体学生应在适当的时候把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特别当解决问题中需要很多或很复杂的计算时。
快20年了,我们这边别说要求用、鼓励用,连允许用都不允许,这也太不与时俱进了!”
柳院长感叹:“确实,我们这里,一不接地气,二不与时俱进。基本是重复前人已经研究证明过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用不上,想指着这个研发高精尖的科技又不太够格!低不成,高不就!”
来客:“那边很多大学老师留的作业,都是在外面接的公司工程,和实际紧密结合。美国人相信理论一定能指导实践的,如果理论不能,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好或是落后于时代了,所以他们会更尽力去完善理论,然后通过习题交给实践去验收。
而我们这边就不是这样,为什么现在文凭不吃香了,招工单位重视工作经验了?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跟实践生活脱节太多了,课本学的东西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社会上学的本领还算靠谱些。
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只是基本功训练,距离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还差很远。我有一个给网络游戏公司干活的主程序员朋友,他说他现在招人,如果对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话,他都不愿意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技术都落后于时代好几年了,完全得手把手从头教,还不如直接招英语好的,这样教起来还快点。
咱们的习题都强调独力完成,可是美国那边,研究题的方法经常是大家坐一起,谁会哪道题,谁就去黑板上写出来,给大家讲,最后把题都做完,还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柳延辉点头:“基础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现问题,我们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经济就只能做一些最低层次的代工。
比如说,虽然很多电脑手机类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乎全是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辛苦钱,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国的芯片厂赚了。所以咱们的电子产品就不能和像其它中国货吓得外国人惊叫‘中国人又来搞倾销了’因为成本降不下来啊,主体成本是外国厂商定的,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润,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完了。”
说到底是我们自己在大学教育中太轻视计算机的应用了,落后于时代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实里攻关科技难题的时候,难道会有人强调为了证明人类自己的本事绝对不准借助计算机么?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嘛!
唉,传统观念还是很强啊,我都能想到,他们肯定会说这样能帮学生打好基础,数学教育中用计算机就不能起到锻炼能力之类的。也许他们还会说万一哪天世界大战电脑被黑了用不上吧啦吧啦的……就算我允许学生教育用计算机,他们肯定会要求公平起见搞两套试卷,然后把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那张卷难度堆到天上去。批出海量的不及格让学生乖乖回归传统。”
来雅笑道:“要不回头就开个大学生辩论会,让大家辩一辩,依我说啊,他们还有没有点志气啦?电脑有被黑的可能就不用电脑了,那要是有暴发核大战的可能,是不是现在就得进辐射室锻炼啊?真要哪天电脑全不能用了,结果有差么?对面把核导弹发十几颗过来,我们还用纸笔算拦截弹道,不等算完人家的核导弹早落地了!
就不能有保护我们电脑并反黑对面电脑的勇气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