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那愈发清晰的“山神赐福”感应力,让他轻松的捕捉到周围山林里生命的气息。
第一天,他在一片背风的红松林里,凭借感应找到了几丛被积雪半掩的冻蘑(元蘑),品相极好,像一把把小扇子,硬邦邦地挂在倒木上。
他小心地采下来,装进麻袋里。同时,他在一片灌木丛附近的雪地上发现了密集的野鸡脚印和羽毛,便找了处隐蔽的向阳坡,下了两个赵大山教的吊脚套。
第二天再去时,运气不错,一只肥硕的花翎野鸡正在套子里扑腾。他取下野鸡,又重新布置好套子。回去的路上,还在一棵老柞树下挖到了几颗冻得硬实的野山药蛋。
第三天,他扩大了范围,沿着一条封冻的小溪流往前走,溪边的柳条丛里,他意外地发现了几只过冬的林蛙(哈士蟆),它们的动作非常迟缓,很容易就被他捉住了。
这可是好东西,林蛙油在南方是珍贵的滋补品,就算现在卖不上价,留给家人补身体也是极好的。
这几天,他每次回家都不空手,或是几只山鸡野兔,或是一袋蘑菇山药。
王桂芬由最初的担忧渐渐变成了习惯,甚至开始念叨着怎么腌制这些肉食,怎么晾晒蘑菇才能保存得更久。
李守山看着儿子每日的收获,沉默的脸上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宽慰。
大嫂刘彩凤更是殷勤,抢着帮忙处理山货,嘴里不停地夸赞小叔子有本事。
李长青一边忙碌,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一只山鸡在黑市上能卖块儿八毛,蘑菇晒干了也能换点盐巴火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