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科幻灵异 > 科幻灵异 > > 第2章 幽灵信号 (2 / 4)
        “找‘幽灵’。”顾杉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显得格外清晰,“思瑜消失时,第七实验室的所有传感器都有瞬间的过载和数据溢出。主服务器记录的都是乱码。但我怀疑,有些低频、低能量的‘边缘信号’,可能被当时连接在这台老家伙上的外围监测器捕捉到了,因为采样率低,反而幸存了下来。”

        他插入一块从第七实验室废料堆里“抢救”出来的数据硬盘。驱动器发出沉闷的读写声。

        “这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实时监测仪的备份数据?”陈远凑近屏幕,看着上面滚动的、看似无规律的波形图,“你想从这里面找到东西?CMB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均匀得令人发指,几乎不可能有……”

        他的话戛然而止。

        顾杉将波形图的时间轴,精准地锁定在思瑜消失的那个毫秒级时间窗口。然后,他启动了自行编写的分析算法。

        屏幕上,原本平缓的CMB背景波纹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但绝对异常的“扭结”!像是一段平滑的丝绸,被一根看不见的针,轻轻挑了一下。这个扭结持续的时间短到以皮秒计,能量波动也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顾杉精心调校的滤波算法下,它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这不可能!”陈远瞪大了眼睛,“背景辐射怎么会……”他扑到控制台前,亲自检查数据源和算法,“数据源没问题,算法逻辑……天衣无缝。排除了所有已知干扰源……这信号是真实的!”

        第2章幽灵信号

        顾杉死死地盯着那个信号,呼吸变得粗重。他的眼中,那团几乎熄灭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这不是噪音……”他喃喃自语,“这是涟漪。是石头落入水底后,传到水面最边缘的那一丝波动。思瑜……她就是那颗石头。”

        接下来的几周,顾杉和陈远像两个潜伏在地下的鼹鼠,利用一切夜晚和周末时间,在这间废弃的地下室里进行着秘密实验。他们没有能力复现当初的高能环境,但顾杉设计了一个极其精巧的“共鸣”实验——他利用那台老旧的终端机,模拟出事故发生时量子场的特定谐振频率,以极低的能量,持续“刺激”着周围的空间。

        过程充满了失败和沮丧。设备老化,多次死机;能源不稳,实验屡屡中断;有一次甚至引发了小范围的电路过载,烧毁了几个昂贵的滤波器,险些触发火警。陈远不止一次地劝他放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