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9章 玉鞍墨韵遇青衿 (2 / 5)
        他腰间系着羊脂玉带,玉扣上的双鱼戏水纹在晨光里泛着柔光,手里把玩的折扇是檀香木柄,扇骨隐约可见螺钿镶嵌的星斗图案。

        身后两个书童捧着紫檀书箧,一个端着青瓷砚台,另一个提着银丝炭炉,炉上温着的铜壶正袅袅冒着热气——连研墨的水都要温热着,这等讲究,是我在晋朝这乱世里从未见过的排场。

        李老先生竟亲自迎了上去,捋着胡须笑道:“喻之贤侄一路辛苦,你父亲的信昨日刚到,说你在京城已通《春秋》,果然年少有为。”

        少年微微颔首,动作从容有度,拱手时衣袖滑落,露出腕上只羊脂玉镯,与他长衫的湖蓝色相映,更显温润。

        “劳烦世伯等候,晚辈愧不敢当。父亲常说世伯精研三礼,晚辈此行正是来求教的。”他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虽带少年音,却吐字沉稳,没有半分骄躁。

        晨光落在他素净的面庞上,眉峰微扬,眼尾带着浅浅的弧度,瞧着便知是自幼饱读诗书的模样。

        他目光扫过围观的同窗,在我身上稍作停留,既无轻视也无好奇,只像春风拂过青竹般淡然,那份沉淀的书卷气,竟比书院里年长的童生还要足。

        有同窗悄悄议论,说这是京城望族王家的小公子王骞舟,字喻之,自幼请名师授课,连宫中太傅都夸他“过目成诵”。

        我望着他书童捧着的书箧,边角用鲛绡包裹着,想来里面装的都是宋版孤本,再看看自己怀里用粗布裹着的抄本,心里并未因身份悬殊而自卑,只对那份书香底蕴生出几分向往。

        他随李老先生往里走时,步履轻缓却自有章法,长衫下摆扫过石阶,连褶皱都透着规矩。经过我身边时,一阵淡淡的墨香混着檀香飘来,那是上好的松烟墨与沉水香的味道,绝非我用的粗制油烟墨可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