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22章 温时书梦十年功 (1 / 5)
        咸和元年的秋风,裹着远处飘来的消息,漫过渠县的青石板路,钻进瓦子巷的每一道墙缝。

        去年十月十九日,明帝驾崩的噩耗曾让举国缟素,五岁的司马衍被扶上龙椅时,连冕旒都压得他直晃;如今不过数月,庾太后病逝的消息又至,朝政像片无根的浮萍,落在了王导与庾亮两位大臣手里。新帝年幼,宗室被封吴王又改琅琊王,朝堂权力更迭的风言风语,连茶寮杂役添柴时的闲谈里,都能捞起几句。

        就在这“乱世初定却暗流涌动”的时节,我迎来了十六岁的生辰。

        天光刚亮,柴房的灶台就飘起白雾,娘佝偻着身子,在沸腾的锅里翻搅雪白的汤饼。沸水“咕嘟咕嘟”撞着锅底,溅起的油花落在汤面,泛着细碎的光;巷口传来挑夫的吆喝,混着“新帝封王”“庾亮掌权”的议论,竟成了这动荡年月里,最踏实的人间烟火气。

        “快洗手来吃汤饼,”娘用粗瓷碗盛起热食,撒上一把翠绿的芫荽,香气瞬间漫了满院。她把筷子塞进我手里,自己却顾不上尝,用沾着面粉的围裙擦着手,目光在我身上反复打量,像要把这十六年的时光,都揉进这一眼里,“咱娘俩没啥讲究,吃了这碗汤饼,往后就长寿健康,无病无灾。

        管他京城换了多少掌权的,咱把书读好,总能有口饭吃。”

        我低头喝了口热汤,暖意从喉咙淌到心里,驱散了清晨的凉意。汤饼在碗里浮沉,像极了这十年的日子。

        有粮荒时啃树皮的艰涩,有寒夜里冻得手脚生疮的酸楚,连窗外偶尔飘来的“士族掌权”“寒门难仕”的叹息,都在这碗热汤里,淡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七岁那年,娘把陪嫁的银镯子当在当铺,攥着碎银凑够束脩,十岁在书堂冻得彻夜难眠,娘连夜拆了自己的旧棉袄,给我缝了件薄棉背心,十五岁为凑笔墨钱,在酒楼打杂到深夜,回来总能看见娘在油灯下等着,桌上摆着温了又温的粥。

        那些难熬的时光,都在娘这碗汤饼的热气里,渐渐变得温润。

        我也更明白,在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读书是我们寒门子弟,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慢点吃,锅里还有,”娘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却突然红了眼眶,“是娘没本事,让你跟着受了这么多罪。你看那新帝司马衍,生来就是龙种,不用苦读就能坐享天下;还有那些士族子弟,凭着祖辈荫庇就能入仕,偏咱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