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物,即便出身微贱,也绝对不至于要到码头上做苦力赚钱来维持生计。
中举便是一只脚已经踏进仕途,即使日后会试不中,那也可以做县丞、主簿等职位,有俸禄可享,怎么也不该沦落到码头做苦力。
“到底是何缘由?”
周掌柜几番犹豫,终究还是叹着气说:“告诉东家也无妨,反正在我们左邻右舍的也不是秘密。季泽一家搬来没多久,周围邻居就从季家夫妻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中得知,季家会从外地来京投奔亲戚,是因为季泽父亲在老家有个相好的。姚氏性子泼辣,为了断绝丈夫和外室往来,硬逼着季泽父亲搬家,到京城来投奔娘家弟弟。
可没两年,季泽父亲还是一纸休书休了妻子,直接回老家找那相好的去了。他走那天正是乡试放榜那天,十一岁的季泽中举,位居乡试魁首,邻居们都来季家道喜。就看到了姚氏看完休书后发疯摔打的场景。在那之后,姚氏就认定负心都是读书人,再不许季泽读书,不许参加会试,甚至不许季泽接触和文人有关的任何事。”
霍锦安听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想法认知?还能这样搞连坐的?你男人在外头有了相好的,他又是个读书人,便觉得所有读书人都会这样?
怕是只有脑子不清醒的人才能共情姚氏的想法。
一个真正的天才,就被这种荒唐的认知耽搁了!
“要不是我们是多年邻居,当初季泽父亲刚走那会我帮了他们不少,姚氏也不会允许季泽到这书局来。我原本是想给季泽一些抄书的活儿让他赚点钱以便生活所用,但姚氏不允许,甚至只要看见季泽动笔,他娘都会大闹一场,直闹得左邻右舍都不消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