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1 长寿之乡 (3 / 6)
        如皋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说的是公元前514年,贾大夫为了避难,带着家人来到如皋。当时的如皋水网密布、水草丛生。

        贾大夫又叫贾南屏,是贾国的上大夫,业绩显著,深得帝王的恩宠。

        不过贾大夫生得很丑,妻子雷夫人却非常漂亮。雷夫人因丈夫貌丑,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

        有一天贾大夫带着雷夫人到水边的高地射杀野鸡。贾大夫一箭射出命中野鸡,雷夫人这才露出笑容开始讲话。后来人们便将贾大夫射杀野鸡的地方取名为如皋。“如”是动词,“去”的意思;“皋”指水边的高地,“如皋”意为“前往水边高地”。

        《今古奇观·女秀才移花接木》中诗曰:“他年射得如皋雉,珍重今朝金仆姑。”苏轼的诗中也有这样两句:“不向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意为当初如果没有带你去皋泽打野鸡,回来后又如何能俘获你的芳心呢?

        一个自古崇尚权力的国度,士大夫娶美妻比比皆是,这个“娶”字里肯定有太多无奈和冤屈,使得美妻“三年不言不笑”。后来美妻的态度瞬间转变很让人深思,我不信是因其夫“射雉”并“获之”,毕竟平常的一次去芦苇荡狩猎,且猎获的只是一只小野鸡,仅此就能博美人一笑,实在牵强,更不足以使一直阴沉着脸的美妻就此回心转意。我认为让她屈从且接受命运的,不是“射雉”本身,而是“射雉”之地。

        从贾大夫在如城射杀野鸡算起,如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如皋名副其实。古人常说“皋地高亢,形如覆釜”。如皋像一口倒扣在地上的锅子,如城位于锅底,地势明显高于周边的地区。如皋每每面对特大洪水,不仅安然无恙,还能救济灾民。

        1931年,江淮诸河大水,苏北地区一片泽国,如皋幸免于难,于是收容灾民,帮助他们在如皋渡过难关。

        作为“水边的高地”,如皋水网纵横交错,湖池散缀其中。江淮两大水系于此交汇,16条河道通江达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