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说他们都是按老方子,捣碎了和上油脂便是。这北地风沙大,做得太细了反而容易脏,卖不上价。”张掌柜语气有些无奈。
“平日来的,都是些什么客人?”
“多是些附近家境稍好些的媳妇、姑娘,图个便宜……也有些军户家的女眷,但买得也少。”
林望舒拿起一盒胭脂,用手指沾了一点细看,颗粒粗糙,颜色浮于表面,又闻了闻,油脂显然不够纯净,带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哈喇味。
与她记忆中扬州胭脂的细腻润泽、香气清雅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她心中不由摇头。如此品质,莫说与江南产品竞争,便是在这北地,也只能做最低端的生意,利润微薄,毫无前景。
然而,就在这失望之余,她脑中现代的药理学和植物化学知识却自动运转起来。
北地苦寒,风沙大,日照强,皮肤容易干燥皴裂。
江南那套追求轻薄透亮、色泽清雅的妆品理念在这里确实水土不服。
此地女子更需要的是什么?是滋润、是防护、是修复。
她忽然想起这几日翻看本地风物志,以及透过车窗观察野外植被时的发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