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女生频道 > 女生频道 > > 第18章:象牙塔下的齿轮与风 (5 / 6)
        林舟连忙拿出笔记录:“您说得对,我当时就是想突出成果,没想到会适得其反。”

        “还有这里,”张教授又指向“研究基础”栏,“你只列了自己发表的论文,没提你所在团队的平台优势。你们系的那个‘低维材料实验室’,不是有台原位透射电镜吗?把这个加上,能体现你的实验条件,评审专家会更认可。”

        他拿起桌上的“李”字材料,对比着说:“你看这个李哲的,研究基础很弱,只发过两篇三区论文,却敢写‘预期发表4篇TOP期刊’,明显不切实际。但因为有老陈打招呼,我至少得花双倍时间看他的材料,生怕漏了什么‘亮点’,反而挤了你们这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时间。”

        林舟沉默着点头,突然明白为什么评审专家会没时间细看——一部分时间,都花在应付这些人情项目上了。

        “对了,”张教授突然想起什么,“昨天还有个年轻专家跟我吐槽,说他收到了十几条求情信息,有同学发的,有以前同事发的,还有领导转过来的。他说有时候评完项目,晚上都睡不着,怕漏了好项目,又怕得罪人。”

        “那您为什么还要坚持仔细评呢?”林舟问。

        张教授笑了笑,指了指书架上的一排证书:“我教了四十多年书,带过的学生里,有当院士的,也有转行进企业的,但最让我骄傲的,是有个学生当年拿了青年项目,后来研究出了新型储能材料,现在已经产业化了,能为国家做点贡献。我要是因为人情把好项目刷了,不仅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那些真正想做科研的年轻人。”

        从张教授家出来时,阳光正好,家属区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在枝头蹦跳。林舟看着手里修改后的申请书,心里却没了之前的焦虑,反而多了些平静。他想起张教授说的“真正好的项目不会被埋没”,想起江晓带学生做的那些兴趣实验,突然觉得,就算这次没中,至少自己努力过,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申报截止那天,林舟把修改好的申请书打印出来,仔细装订好,送到了科发院。王科长接过材料,笑着说:“这次格式很规范,应该没问题。小林啊,别太紧张,尽人事听天命,就算没中,下次再来嘛。”

        林舟点点头,转身走出科发院。走廊里遇到江晓,她正带着几个学生往实验室走,学生们手里拿着烧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脸上满是兴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