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玄幻奇幻 > 玄幻奇幻 > > 第一集《净土十疑论》 (7 / 7)
        这个回答,是一个总答,一个简略的回答。说我们今天一个生死凡夫“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当然这就是所谓的取跟舍。那你说这样子取舍就不符合中道的实相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执著,我们绝对不去净土而留在娑婆世界,这样子也是取舍。因为你选择秽土,选择秽土也是取舍。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说,我们今天来修学佛法,我们一定要把目标跟我们的过程要分清楚。

        我们修学佛法的最终目标是——不生不灭,是一种无为的真理。那么既然讲无为,当然是没有所谓的造作。当我们有造作的时候,那表示我们还是在因地,还是在过程。所以目标绝对是不能有取舍,成佛的心,佛的心是不能有所谓的生灭相的。佛陀昨天的心跟今天的心是一样,他几千年的心跟几万年的心,是完全没有改变,他的心是不能动摇的,不能变化的。那么这样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心是我们的目标。

        但是在因地的时候,我们一定是一种有为的造作,一定是有所取舍。就好像说,我们从此岸到彼岸,当然这个彼岸是一个目标。但是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要坐船,这个船本身不是目标,船是一种动态的东西,它是一个有为造作的东西;但是你没有经过船的因缘,你就不可能到达目标。所以我们的修行一定有所取舍。只有佛陀的目标达到以后,他才达到不取不舍,所谓的无为。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我们取善业,我们厌恶罪业。我们告诉自己,这件事该做,这件事不该做,这也是取舍。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使令自己的生命——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这也是取舍。所以说,既然我们一定要取舍,那自然是去清净的国土,而放弃杂染的国土。这是正确的。

        我76年读佛学院,79年毕业。佛学院里面有一个老师是修禅宗的。他有一次在他的道场讲《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快完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就问那个老和尚,说老法师你们禅宗都不持戒。老法师说,你怎么知道我们禅宗不持戒?他说六祖大师说的,心平何劳持戒嘛。那么老法师说,那你的心平了没有?我的心没有平,我的心起起伏伏的。老法师说,你赶快去持戒。

        因为六祖大师说,当你心平的时候,你就不需要持戒;就好像说,你已经到了彼岸,你就不需要船了。因为持戒的目的,是在调伏自己的烦恼;那么你烦恼消灭了,那当然不要持戒了,你任运持戒。所以我们在修行:

        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跟过程弄清楚,你不能用目标来问难你的过程。

        身为一个有所得的凡夫,我们要求自己不断的修行,不断的进步,不断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这个就是取舍,这个是一种正常的取舍。那么这个道理也是这样,当我们求生净土,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取舍,这样的取舍是随顺于无上菩提。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啊,如果说我们今天执著要留在娑婆世界,那么这样子也是取舍,这样也不合乎道理。

        我们休息十分钟好了。时间也到了,休息十分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