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页,这个地方是讲到甲二、舍此求彼疑。
前面的疑惑是讲到菩萨的慈悲跟智慧的问题,这个地方的疑惑,是讲到菩萨在修行当中,理观跟事修相互冲突的问题。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我们在修理观的时候是平等的,当我们观察我空、法空真理的时候,我们思维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所以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是进入到一真法界,也就是说我们从一种对立的法界,回归到一个一分法的平等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没有娑婆世界可以厌离,也没有极乐世界好追求,也没有持戒跟不持戒的问题,这些对立的问题通通没有,那是我们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从真如三昧出来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一个二分法的对立法界,持戒跟破戒的对立,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对立,这个时候就要善知取舍。
所以我们不要用修观的意境,来混滥现实的生活,理观跟事修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你进入理观的时候,那个法界是平等的,你从理观出来的时候,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对立的世界,所以你要把理跟事要弄清楚。
好,这个地方是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们看第二个别答,别答当中分成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
我们在修平等的真如观的时候,我们会从一个对立的世界,进入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世界。这个不生不灭是两句话:不生是一句话,不灭又是一句话。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活在生,存在;灭,不存在。你的生命体存在、你的生命体不存在,什么东西都是存在跟不存在的对立。那你入了真如观的时候,你是存在也不可得、不存在也不可得。
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不生不灭的道理,是从哪里去体验的呢?就是在这个生灭因缘当中,你看到一切法因缘的和合,它这个时候就不守在自性空的真理,就显现出如梦如幻的现象出来。虽然有它现象的作用,但是它自性的本体是不可得的,所以这个空性是从缘起当中观空的,不能说离开缘起观空。
就是说什么叫空?你看到它──生也没有真正的生,灭也没有真正的灭,所谓的生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本性来说它是不可得,这个道理叫做不生不灭。
好,第二段就详细说明:
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