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仁德书院”却是考究与军、政有关的内容,方能准许进入内门求学,这反而算是一种……怪象。
蔡邕也不卖关子,直言道。
“原本若是老夫的想法,入内门所需要考究的自当以经学为主,但李子坤曾言:书院所教导的不止经学,那便不该以经学作为唯一标准。”
“因此,入内门后,诸学子若是欲学经学,乃至于真正拜于大儒门下还需额外通过经学考核方可。”
“其余学科亦是相似,纵使是进入了内门,也会设立一定的筛选学子是否符合学习此学科要求。言于前,以便诸位知之。”
此言一出,诸多士子反而觉得合理了不少。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纵使进了内门,亦是进了一个新的起点,给予了学子们一个奋进上学的机会,所代表的并非是学识就能轻易获取。
“因此,加入内门所考核的军、政两条道路。”
“所谓‘政’,便是士子们需要加入吴郡如今所实施的水网规划修建之中为一小吏,真真切切地在百姓谋福祉,践行了与仁德相符的实干之举,得到了由刘郡守的认可推荐便可进入内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