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脸上一热。她不正是那个最没耐心的人吗?满脑子都是订单、销量、增长...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毒,柳青躲在树荫下翻看奶奶的“柳编百样图”,忽然注意到一段之前忽略的笔记:
“春柳柔韧宜细编,夏柳粗壮可制器,秋柳沧桑适造景,冬柳坚劲做骨架。顺应四时,方得始终。”
她猛地抬头:“爷爷,柳条还分季节?”
爷爷正在溪边洗刀,闻言顿了顿:“你奶奶连这个都记了?”他走回来,指着柳条断面,“看这颜色深浅,春柳髓心大,冬柳木质厚。老手艺人编一件器物,往往要集四季之柳。”
柳青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的作品总差口气——所有订单用的都是同一批速生柳,哪管什么季节特性!
“那...那现在工坊的订单...”她结结巴巴地问。
爷爷叹了口气:“所以我让你停工。再这样下去,清河柳编的牌子就砸了。”
第三天傍晚,他们带着精心挑选的柳条返回村里。柳青的背包里多了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爷爷口述的“节气柳“要诀。
工坊灯火通明,显然没人听她的停工通知。柳青刚要发火,却被爷爷拦住。
“先看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