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起座说道:“这宝座岂可长据,倘禁兵到来如何对敌?”张韶和苏玄明面面相觑。苏玄明这才发现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苏玄明本来想鼓励张韶干一番事业,而张韶只想与自己来皇宫吃饭!
这时马存亮已经调兵遣将,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连同闻讯赶来的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等人合兵一处,向染工们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一百多人的乌合之众怎么抗衡得过正规军呢?三下五除二,义勇军全军覆没,张韶和苏玄明也死于乱军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此灰飞烟灭。
这晚宫门全闭,敬宗留宿左军,中外不知所在。第二天黎明,在左右神策军的护卫下,李湛凯旋还宫,然后论功行赏,论罪行罚:马存亮功劳最大,给了他二百户做食邑,梁守谦也跟着升了官;守卫宫门的宦官本来应当被处死,最后改为杖刑。
这就是著名的染织工人谋反事件,张韶为了验证一下朋友的预测,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本来好玩的一件喜事,最后却化成了血腥的悲剧。
敬宗时有个假太监名叫刘克明,他是大太监刘光的干儿子,凭借刘光的势力进了宫,也成了一名太监。但是他与其他太监不一样,他没有净身,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湛特别喜欢玩,于是刘克明就陪他玩,时间一长,刘克明就受到太子的喜爱。
得到太子的喜爱之后,刘克明开始在后宫之中呼风唤雨,宫女们知道他不是真正的太监之后,纷纷献身于他,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宫女为他侍寝,他的生活比皇帝还要滋润。李湛登上皇位之后,整日不理朝政,每天只知道游玩,对后宫的三千佳丽也不管不顾,于是刘克明不再满足于宫女,而是将魔爪伸向了后宫的嫔妃,时间一长,后宫便成了他的天下,后宫里的女人都围着他转。
后来有一次刘克明陪皇上打猎,皇上不小心一箭射在他的大腿上,刘克明假太监的身份败露,他找人一起杀死了皇帝,那个时候李湛才18岁。
刘克明杀死皇帝之后,又冒出一个更大的想法,那就是掌控朝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克明伪造遗旨,拥立当时的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太监王守澄带着大批兵马攻进了皇宫,刘克明投井身亡,绛王李悟被杀,王守澄拥立李昂为帝,即唐文宗,改年号为“太和”。
唐文宗选择用宦官来制裁宦官,,扶持另一个宦官仇士良,杀死了王守澄,其势力土崩瓦解,可仇士良又坐大,接手王守澄的势力,成为新的危害。唐文宗养虎为患。面对这样的局面唐文宗颇为无奈,借祥瑞之名召来忠于皇权的群臣及少部分兵士,再命人找来仇士良等太监。不巧的是仇士良刚好看到暗中埋伏的兵士钢刀,果断地选择挟持皇帝唐文宗,调来自己的嫡系军队神策军,命其关闭城门,屠戮朝臣,整整一个晚上,遭杀害的大臣将近一千,文武百官差不多被杀绝了。
唐文宗在位时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致力于复兴王朝。但是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掌握朝政,唐文宗要权力没权力,要自由没自由,皇帝当得比太监还难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