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拿来建咱们的新能源处理厂,物尽其用,也省得占用好地。”
王教授没说话,他像是瞬间切换了频道,眼神变得极其专注,甚至带着点锐利。
王教授蹲下身,从旁边博士生递过来的一个半旧帆布工具箱里,熟练地掏出一把地质锤和一截亮闪闪的金属探杆。
他用锤子在不同位置敲击地面,侧耳听着回音,感受着手腕传来的震动,然后选定几个点,将探杆用力旋进土里,再慢慢拔出来,仔细捻着带出来的土样,观察颜色、颗粒大小和湿度,甚至凑近鼻子闻了闻。
“嗯…砂壤为主,含砾,透水性良好…下层估计是页岩…”王教授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
几位博士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拿出GPS定位仪记录坐标,有人摊开大幅的测绘图纸用铅笔标记,还有人手脚麻利地支起一个三脚架,架上了便携式风速仪。
李毅飞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这才是搞技术的样子,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位置选得确实好!”王教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教授指着铺开的地图,“李县长你看,这里到铜山市边上,直线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到邻县清河的地界,撑死四十公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