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正月再勘补遗:
“去冬奇寒,桃花峪东堤新现冻胀裂痕三条,宽及一指,深探尺余,其下土体疏松,隐患尤甚。今春桃花汛将临,水位预计涨逾往年三成,溃决之危,迫在眉睫!关乎永平下辖三县十一万生灵及数十万亩良田,恳请陛下圣察,速拨帑银,征调民夫,刻不容缓!”
写罢,他小心地将卷宗卷好,没有像往常一样束之高阁,而是慎重地放在了自己明天需要随身携带的书袋之内,放在了所有例行公文的最上面。灯火跳跃,映照着他平静却暗藏一丝希冀的脸庞。
一丝微弱的光,在沉沉死水般的朝堂中悄然点亮。无数像这位员外郎一样,被“整麻了”的官员,内心虽仍充满审慎与不安,却已开始暗暗期盼——这位出手狠辣、目标明确、似乎只问结果、唾弃空谈的少年天子,朱由校,或许……真能给这僵死的大明,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暗流依旧汹涌。
东林党人并未放弃,密议仍在进行,试图联络地方御史、发动清议施压,甚至谋划利用“红丸”旧案搅动风云,转移视线,妄图营救韩、左。
非东林派系则在幸灾乐祸之余,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风向,试图在新格局下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者靠拢。
而更多的官员,则选择了沉默和观望。
整个大明朝堂,在经历了乾清宫的惊雷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短暂寂静。各方势力都在屏息凝神,重新评估着那位端坐于乾清宫御座之上,年仅十五岁,却已展现出铁血手腕与惊人主见的少年天子——朱由校。
大明这潭沉寂了太久、积淤了太多污秽的死水,终于被投入了一块巨石。而搅动它的少年,眼神冰冷而坚定,正等待着下一场风暴的来临,或者……亲手掀起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