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其它小说 > 其它小说 > > 第十七章 又见面了 (1 / 5)
        穆宁秋在“哙活鸭”对街的点心铺子里,叫了一碗豆浆,两只汤包。

        多年前,在西北重镇盐州,身份还是大越子民的少年穆宁秋,被叔叔带去吃的第一份南方风味点心,就是灌汤包。

        从边军退役的叔叔,做买卖发达后,特别爱学南边商人的派头。

        恰好盐州城里有家汤包店,店主和婆娘原是淮盐盐商的仆人,被主家放了奴契后,就在城中做起饭食行当。

        穆宁秋记得,叔叔会给他一根麦管,教他先在汤包褶子上捅破一个小口,待里头的热气散逸掉不少后,再插入麦管吸溜几口,让温热鲜美的肉汁包裹住舌尖,由最敏感的那片味蕾细细品鉴。

        很快,小孩巴掌大的汤包,就被吸吮得瘪成圆片片,汉人食客们此时才举起筷子,将汤包划成四五份,灵巧地夹起又薄又韧的面皮,裹住一瓣汁水淋漓的肉馅,送进嘴里。

        与汉人食客的满足神色不同,西羌的商贾们,则对汤包不以为然。

        这些孔武有力的胡族,拿匕首割起牛羊肉来,麻利得很,但他们不太会使筷子,又嫌弃“先吸汤后嚼肉”的流程忒啰嗦。

        他们于是直接上手抓,往往就抓破了薄薄的包子皮,热汤热油弄了满手。

        胡商们粗嘎地向店主抱怨,店主夫妇则好脾气地解释,淮扬汤包,吃的就是皮薄、汤满,不然,就与满大街的牛肉馒头无甚分别了。

        每到这种时候,穆宁秋的叔叔,就会低声嗤笑,胡蛮子真是牛嚼牡丹不识货,与汉人的讲究有天渊之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