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知道。"老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叶的清香在帐篷里弥漫,"所以才要用十九万战俘来换。"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但眼神却锐利如刀。
谈判桌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哈里森的副手史密斯中校不停地擦汗,钢笔在记事本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帐篷外,两国卫兵的脚步声清晰可闻。
三天后,当哈里森终于点头同意时,老李的茶杯里已经换了六次茶叶。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8月9日,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打响了。双方代表围着长桌坐成一圈,像在下一盘复杂的大棋。帐篷里多了几盏汽灯,把每个人的表情都照得清清楚楚。
哈里森率先出招:"钱学深教授,"他翻开一个烫金文件夹,"我们可以考虑释放,但需要交换两千名联合国军战俘。"
老李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水面泛起涟漪:"哈里森先生,您这要价是把钱教授当师级指挥部了?"他轻轻放下茶杯,"五百名尉级军官,这是合理价格。"
"一千八百名!"哈里森寸步不让,手指敲击着桌面,"钱教授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成果价值连城,他设计的喷气发动机能让我们的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帐篷里的空气仿佛凝固。老李从公文包取出三份红色封面的档案:"那我们来算算——史密斯上校,西点军校高材生,装甲兵专家;约翰逊中校,王牌飞行员,击落过十五架敌机;还有这位..."他故意停顿,翻开第三份档案,"汤姆森少将,第8集团军参谋长,掌握着整个朝鲜战场联合国军的部署情况。三位加起来,换钱教授一人如何?"
哈里森的脸色变了变。史密斯中校急忙凑到他耳边低语,两人快速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经过长达两小时的拉锯,最终以"钱学深换八百名战俘(含三十名校级军官)"成交。
"下一个,郭永淮教授..."老李翻开新的一页,谈判就这样持续到深夜。有时为了一个助教的去向,双方能争论一整天。
"张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空气动力学,必须按高级人才计算!"老李据理力争。
"但他去年才评上副教授,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只能按中级人才兑换!"哈里森寸步不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