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布坊声远
元启三年冬,落霞镇下了场罕见的大雪。苏微的“微记布坊”却暖意融融,灶上煨着姜茶,柜台前围着几个妇人,正抢着看新到的藕荷色细布。
“这颜色真俏,做件夹袄过年,保管镇上独一份。”卖杂货的王婶捏着布角,眼里的欢喜藏不住。她身后的张婆子——那个曾踢翻她针线笸箩的布庄掌柜,如今也放低了姿态:“苏姑娘,匀两匹给我?我那布庄的贵主儿,就爱这新鲜花色。”
苏微笑着裁布,剪刀划过布面的声音清脆利落:“张婆婆要多少有多少,只是得等年后,染坊的苏木料不够了。”她如今说话从容,眉眼间带着股生意人的活络,却不失温和。
这半年来,微记布坊的名声渐渐传开。她染的蓝印花布耐洗不褪色,拼布帕子针脚细密,连邻镇的货郎都赶来进货,每月能赚上三两银子——这在三年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
傍晚送完最后一波客人,苏微坐在灯下盘点账目。账本上的字迹越发规整,收入一栏的数字逐月上涨,旁边还记着新的打算:开春后添台织布机,请两个帮工,再去苏州府找些新染料。
“姐姐,这是李大叔送的腊肉。”沈明从外面跑进来,鼻尖冻得通红。他已九岁,个头蹿了不少,穿着苏微做的新棉袄,手里还攥着张纸条,“是京城来的人托李大叔转的,说明儿一早要走。”
苏微展开纸条,是沈砚的字迹,只写了两行:“母亲安康,勿念。江南织造府缺个管事,若有意,可持此条前往。”字迹比从前更遒劲,却在末尾多了个小小的墨点,像是犹豫了许久。
她捏着纸条,指尖有些发凉。江南织造府是皇家采办布料的地方,若能去那里当管事,比守着这小镇布坊不知强多少。可她心里清楚,这是沈砚的好意,是想给她个更体面的去处。
“姐姐要去江南吗?”沈明仰着头问,眼里满是不舍。他在京城读了半年书,却总说还是镇上自在,上个月缠着柳氏,硬是回了落霞镇。
苏微把纸条折好,塞进账本夹层:“不去。咱们的布坊刚有起色,走不开。”她摸了摸沈明的头,“等开春,姐姐教你染布,将来这布坊就交给你管。”
沈明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我一定学好!”
夜里,苏微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却没什么睡意。她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抱着沈明躲在地窖里的惶恐;想起在陋巷摆针线摊时,被张婆子刁难的委屈;想起第一次卖出拼布帕子时,手里攥着三文钱的踏实。这些日子像针线,一针一线,把她从那个怯生生的婢女,缝成了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布坊掌柜。
她不能走。微记布坊是她的根,是她在这乱世里,凭自己双手扎下的根。
次日一早,苏微让沈明给京城来的人捎去话,多谢沈大人美意,只是她志在乡野,无意仕途。又让李栓柱送了两匹新染的酱色布过去——这是她试了十几次才调好的颜色,沉稳大气,正合官宦人家的喜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