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32章 古道新生,手艺搭桥连民心 (2 / 5)
        老登大叔眼睛一亮:“对!让年轻人学学老手艺!”他立刻召集村里的年轻小伙,“都来看着,林队长不仅会修,还会教咱们怎么把粮仓建得更结实!”

        榫卯里的匠心传承

        重建粮仓的消息很快传遍村寨。第二天一早,十几个夏尔巴小伙就扛着工具在次仁家的院子里集合,老登大叔特意搬来个旧木楼的构件当教具,手里拿着根木棍比划:“这是‘穿斗式’结构,横梁要像捆柴一样穿在一起,才能抗住山里的大风。”

        林宇把队员们分成两组:小李带着村民清理废墟,收集还能用的木料;老周负责调配物资,给帮忙的村民准备酥油茶和糌粑;他自己则和老登大叔一起,教年轻人制作榫卯构件。

        “看好了,这‘馒头榫’要削得像山桃一样圆,”林宇拿着刨子,在木头上开出圆润的凸起,“对应的凹槽要比它小一点,敲进去才会咬紧。”他把两个构件对准,轻轻一敲,木头发出“咔哒”一声脆响,严丝合缝得像长在一起。

        年轻的顿珠试着削了个榫头,结果要么太松要么太紧,急得抓耳挠腮。林宇拿过他手里的凿子:“别急,就像你们攀登山峰,要找到最合适的着力点。”他握着顿珠的手,一点点调整角度,“你看,木头像有生命的,你对它温柔,它就给你回应。”

        三天下来,粮仓的木架渐渐立了起来。不用一颗钉子,几十根木梁纵横交错,燕尾榫、穿销榫、格肩榫各司其职,阳光下,木架的影子在地上织成复杂的图案,像张巨大的网兜住了整个院子。次仁的妻子端来刚熬好的酥油茶,给林宇递碗时红了眼眶:“谢谢你们,不仅帮我们建粮仓,还教年轻人学手艺。”

        老登大叔喝着茶,看着忙碌的年轻人笑:“这些孩子总觉得老手艺没用,喜欢外面的钢筋水泥,现在才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比什么都结实。”他指着远处的雪山,“你看那山,几百万年都站在那,靠的就是根基稳。我们的手艺也一样。”

        林宇忽然注意到粮仓的木梁上,老人们用红漆画着奇怪的符号。老登大叔解释:“这是‘平安符’,每道符号都代表一座山、一条河,意思是让山河保佑粮仓稳固。”他让林宇也画一个,林宇犹豫了一下,在梁上画了个简单的和平鸽,“这是我们的平安符,代表没有战乱,粮食满仓。”

        意外的雪崩预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