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32章 古道新生,手艺搭桥连民心 (1 / 5)
        林宇的越野车碾过碎石路,卷起的尘土在车后拉出长长的尾巴。离开达古村已经三天,他们正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遗迹,前往下一个任务点——藏南边境的夏尔巴村寨。车窗外,雅鲁藏布江像条碧绿的丝带,在峡谷间蜿蜒流淌,偶尔有经幡从悬崖边飘过,红、蓝、黄、绿的色块在风中猎猎作响。

        “队长,前面就是通麦大桥了!”小李指着远处横跨峡谷的桥梁,桥身在阳光下闪着钢铁的冷光。林宇放慢车速,望着桥下奔腾的江水:“过了桥就是夏尔巴人的聚居地,听说他们的木楼建造技艺堪称一绝,连地震都震不倒。”老周正在整理物资,闻言抬头笑:“比你的木工活还厉害?”林宇挑眉:“那得去见识见识。”

        峡谷间的木楼密码

        夏尔巴村寨藏在海拔三千米的半山腰,几十座木楼依山而建,黑瓦木墙在绿树间格外醒目。车子刚停在村口,就被一群穿着彩色藏袍的孩子围住,他们手里举着野花,叽叽喳喳地说着藏语,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车身上的维和标志。

        村长老登大叔拄着拐杖迎上来,他的藏袍袖口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挂着个铜制的转经筒,转经筒上的花纹已经被磨得发亮。“欢迎你们,和平的使者。”老登大叔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字字清晰,“我接到达古村曲珍阿妈的电话,说你们是会修东西的‘神仙兵’。”

        林宇握着老人粗糙的手笑了:“我们不是神仙,是来帮忙的。”他注意到老人身后的木楼,二楼的悬挑结构向外伸出很远,底下只用几根木柱支撑,却稳得像长在山里的树,“这木楼真壮观,是怎么建的?”

        老登大叔得意地拍着木柱:“我们夏尔巴人的木楼,不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咬合,几百年都不会塌!”他指着梁柱连接处的凹槽和凸起,“你看这‘燕尾榫’,就像山鹰的爪子,越受力越牢固。”

        正说着,村东头突然传来“轰隆”一声闷响。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跑来:“老登大叔,次仁家的粮仓塌了!刚收的青稞全埋在里面了!”林宇立刻招呼队员:“带好工具,去看看!”

        次仁家的粮仓果然塌了半边,黑瓦散落一地,几根木梁歪歪斜斜地搭着,底下露出金黄的青稞粒。次仁蹲在废墟旁叹气,他妻子正用木瓢从泥里扒拉青稞,眼泪啪嗒啪嗒掉在粮食上。“昨天夜里下了场暴雨,粮仓就塌了,”次仁红着眼圈,“这是全家一年的口粮啊。”

        林宇仔细检查废墟,发现粮仓的木架用的是最简单的直角榫,遇水膨胀后就松动了。“问题不大,”他拍了拍次仁的肩膀,“我们帮你重建,用你们夏尔巴人的榫卯结构,保证比原来结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