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我们看讲义丁二:菩提心。
净土宗的修学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当我们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有内在的心灵力量,有外在的佛陀力量。心力、佛力的一种交互作用,乃至于最后达到感应道交。心力跟佛力的结合,佛陀扮演的是一种被动配合的角色,我们的心力是主动的角色。就是我们的心态准备到什么程度,佛陀就给我们相应的功德。它的关键是心力来带动佛力,不是佛力来带动心力。如果佛力可以带动心力,佛教的因缘观就错误了,不是“一切唯心造”了,那是他生的思想,所以佛法一定是内因缘去带动外因缘的。同样提起一句佛号,你心态的准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大致上分成两块:第一种是属于善念式的念佛;第二种是属于善根式的念佛。
什么是善念式的念佛?有一种人念佛的时候,他不调伏妄想、不调伏心中的爱取。佛也念,娑婆世界该攀缘,也攀缘。这种情况你就不能带业了,你会去刺激业力,这个业你带不了,到临终的时候,会被业力带走继续流转。所以,佛号可能变成人天福报,有可能会创造第二生的快乐、第三生的痛苦。善念式的念佛是非常危险,你没办法成功调伏你的颠倒妄想。
我们提倡的什么呢?叫善根式的念佛。善根式的念佛,提起佛号的时候,你的内心有三种力量来面对妄想:
第一个调伏力。你必须透过无常观跟苦谛观,调伏过去所留下的贪爱影像,把它慢慢放下来,用出离心来调伏爱取。
第二个引导力。我们要成功的把每一句佛号,往佛道引导、往众生引导,待会会说到菩提心,你要引导佛号往广大的因缘去跑,成就甚深广大的功德。
第三个安住力。你的心要安住在空性,站在无所求、无所得的角度来面对所有的因缘。
所以,我们一句佛号提起来,怎么去面对过去的妄想呢?要记住三种善根:调伏力、引导力、安住力,我们才能够把佛号很圆满地把它念好。
丁二、菩提心(分二:戊一、缘由。戊二、方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