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调兵遣将 (3 / 7)
        内城则是由两丈高,十米宽的内城墙围成,不过加上地势,比外城区高出了三四丈,东西北三座城门皆是双孔,南门则是三孔,城门上是宽五十米的双层箭楼,四角是四座三层角楼,每面城墙却有一里长,每面城墙在城门和角楼间还有两座凸出城墙墙体的马面,两层箭楼则是马面标配。

        内城墙的南门左右五十米还往南修建了两条三百米长,四米宽的城墙与外城墙的南门相连,构成了一座长方形的内翁城。这两条城墙上不设马面,却每隔百米建三座高两丈,长宽十五米的方形城垛,用来防守外城被攻破后从外城墙上过来的敌军,当然千斤铁门也是标配,真等到敌军到从这里进攻,千斤铁门便会放下,翁城内没有建筑也没有可以登上城墙的楼梯,这两道城墙一方面做为翁城墙,另一方面也是可以将内城的辎重快速运往南边辎重消耗最厉害的南外墙和外翁城。

        外城城墙高三丈高,七米宽,整个外城墙呈环形,只有南面一座三孔城门,城门所在城墙才是直墙,城门上面是宽五十米的三层箭楼,城门外是百米直径的圆形外翁城,外翁城在东边开着一座单孔城门,外城墙还内外对称设置着三十六座双马面,双马面上是对称的两座双层箭楼。

        巡视完定北城,苏策才知道什么叫做固若金汤,这座定北城说是城,不如说是放大版的左武关,或者说左武关便是缩小版的定北城。

        至于北定关和右威关则和左武关的城建不同,本就是依地势而建,怎么可能一模一样,不过依旧突出一个易守难攻。

        巡视完后,苏策入住府衙,休息了一晚后,苏策就没去过后院休息,他也没有时间休息,之后几天身为大都护的苏策连发好一道任命文书,但是调兵的调令却发了很多道。

        蜀王赵载校被任命为副大都护,另一位副大都护是周继真。两位副都护袁景元,嘉立华,这三位都是老资历的紫衣大将苏策也没有动他们。

        左武关守将,呼颜托托!

        右威关守将,鲁修明!

        北定关守将,许鸣山!

        孙少祥,王武平,柏惟孟,高克山,郑东华,李随风,六位紫衣大将在狼烟山北麓统领着十五万安北军,苏策也未调动,十五万大军在三个谷口分列六座军阵,每座军阵分别是两万正军,五千辅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