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两回事,可就是这样联系起来了。
登台之后吃了个败仗,梅翰林和顾炎亭这边自然不好看。
但岳凌的话也提醒了二人,岳凌不过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武夫,两位大儒若是追着细枝末节紧咬不放,便是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不能掉入这个陷阱中纠缠,第一道议题的失误,只能如此忍下了。
二人相视一眼,尽皆颔首。
并未急于出声反驳,便证明了二者如今思路还在一处。
如此二人还可安下心来,再做批判。
方才清风书院中有学子仗义执言,只差点没指着二人的鼻子骂过来,便让顾炎亭有些耿耿于怀。
如今旁边听众众多,文武百官不会轻易的下场说出自己的想法来战队,毕竟隆祐帝此刻还在文华殿中。
只有这些学子,可以打破这些束缚,起到方才岳凌那种出其不意的效果,让对方一时无措。
跟着顾炎亭入京的,当然也有江南籍的学子,眼球转动,顾炎亭声音复又高亢起来,问道:“国公爷!您可知江南一塾,为延请一位经学名师,需耗费多少白银?如今又需算学、工造名师几何?这些‘新学’资源,恐尽握于京畿新贵、北地豪强之手!此改非为求才,实为另立门槛,堵塞寒门,倾轧江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