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西厢,内阁值房。
窗棂半开,却驱不散政务堆积带来的沉闷。
巨大的紫檀木公案上,奏本堆积如山,贴黄纸条如同枯叶般点缀其间。
整个大厅弥漫着墨香、汗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醒脑药油气息。
首辅杨士奇端坐首席,灰白须眉下目光沉静,正凝神批阅一份户部关于河南漕粮损耗的陈情。
他笔锋悬在“沿途州县折损三成”的刺目朱批上,眉头微蹙,这损耗里,多少是天灾,多少是胥吏层层剥皮的“常例”?
次辅杨荣坐在他下首,指节有节奏地叩击着案上一份兵部催要军械的急报贴黄,眉宇间带着几分不耐与思虑。
末席的杨溥则正埋首于一堆工部划拨河南黄河的物料清单之中。
他的身旁侍立着一名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员外郎,正紧张地翻动账册,手指在算盘上飞快拨动,噼啪声在沉闷的空气里显得格外刺耳。
一位轮值的翰林修撰,也刚为杨溥解答完一个前朝河工旧例的出处。
此时正垂手立旁,目角扫过案前的那堆单据算盘,脸上写满了读书人对钱粮俗务惯有的疏离与轻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