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第1184章 被猫欺负 (3 / 11)
        近年来,由于棉花生产成本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棉花价格受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制约又在低位运行,棉花生产效益逐年持续下降。棉花生产受到了巨大冲击,面积持续滑波,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大区地位受到了严重动摇。

        这一趋势,还将越演越烈。

        在棉花产业西移的同时,如何稳定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已成为棉花科技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王林和棉铃深入的讨论过棉花产业的大发展问题。

        棉铃是中棉所的博士,是国内棉花产业最有技术和学问的一批人。

        她的背后,更有院士当后盾。

        所以,棉铃给出来的专业意见,王林是十分重视的。

        棉铃向王林介绍说,长江中下游棉区光能资源优越,棉花有效生长期内,也就是4到10月,日照时数达140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70%。常年份无霜期均在250天以上,有效生长期长,这是极大的优势。

        这个地区目前所种植的棉花品种类型仍以杂交抗虫棉品种为主,种子价格较高。由于种子价格较高加上杂交棉品种的个体发育优势较强,棉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栽种密度较稀。在低密度、高肥水、强优势的生产条件下,棉株个体生长量大,株高一般都在130cm以上,果枝数大多在16到18个,肥水充足的棉田单株果节在100个以上。

        当然了,长江流域棉区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长江流域棉区的地形相对黄河流域棉区和XJ棉区要复杂得多,丘陵坡地占有较大比例。再加上长江流域的农业结构是“稻棉兼作,以稻为主”,水利条件稍优的大垅、大畈以及平坦区域多为水稻耕作区域,所以棉花种植区域多为地形复杂的边缘区域和丘陵区域,地势高低不平、田块面积小、机械通行道路少且窄,机械化生产率极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