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粳(音“精”)米:北米也。据考证,中华民族种植水稻的已有6900余年的历史,祖国南北均有种植,北米为粳,南米称籼(音“仙”)。
④“少倾,又用微火煎了一阵,找来个勺子搅和了一会儿”: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方剂中的退烧成分可能与“生石膏”有关,但如单独使用生石膏煎剂服用退热则效果一般。
生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为CaSO4?2H2O,难溶于水。孙际涯用勺子搅动砂锅,让石膏在药液中形成悬混,给小宝服下,更有利于人体吸收退热。
⑤“真是甜的”:“白虎汤”以粳米、炙甘草入药配伍,自带米香蜜甜之味也。
⑥⑦张机、伤寒论、白虎汤: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今河南省邓州市)人。我国东汉末年著名道医,曾任长沙太守。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确立的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原则,撰写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并称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并流入朝鲜、日本、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张仲景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和经方始祖。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早已经失传,后经我国晋代王叔和;宋代王洙、林亿、孙奇,明代开美、沈琳等人,根据搜寻到《伤寒杂病论》部分轶文、残简,整理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白虎汤:《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现代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还应用于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