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条款,论迹不论心,终有道德沦丧,仁义不生之日。那时的人们,只会遵循僵化的条款,善心不起,冷漠自私。
不过,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善方有恶。既然有好的一面,自然就会有其不足之处。
不止法家如此,诸子百家俱有其不足之处。纵然百家之首的儒家,也并非完美无缺。
因此,杨拓最后才选择了与自身更契合的史家之道,而非潜力更大的法家之道。
他则是更看重历史的包容性,不论什么教派,都不会将历史之道当做敌人。
这诸子百家,除了一些应运而生之人,更有许多的大能下界转劫。
百家争鸣,大争之世。一但深入其中,怕是会有无穷因果。
这个时候,历史之道德优点就显露出来。它好像一个旁观者,只作记载,不发表什么意见,一切留给后人自行领悟。
如此,因果不沾,方才有成道之机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