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探险生存 > > 第85话 避而不战 (3 / 3)
        “角度原因”我说道:“落脚的角度,脚印落在土里留下的印记,如果是正常方向,左右脚能清晰分辨”。古代女人裹小脚,限制骨骼生长,这是对女性的摧残。长期被裹脚布勒紧包裹,大脚趾之外的四根被勒住,缩在脚掌下方,大脚趾能够生长,但是却被裹脚布勒得向中间弯曲,脚掌的足弓会高高隆起。大脚趾的脚尖,被掰弯在中间,所以走路的姿势是两腿小碎步,身子不能向前使劲,那样脚趾会很疼。所以裹小脚的女人一上年纪,都是弯腰驼背,这是走路方式造成的。

        “飞尸这个说法,你知道多少?”张春来问道。我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飞尸一说,我爷爷曾经仔细查找过出处。

        最早出现飞尸的古籍,是《旧唐书》中,只用一段‘天保年,鲁南旱,十里殍,贼人破,长公墓,飞尸灾’寥寥数语出现飞尸二字。东北地区你知道的,对于这些很古的书籍,是多么匮乏,光是收集古籍,就是个不小的难事。《旧唐书》是什么东西,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后人并不是因为它‘实不可信’才去编撰《新唐书》,一个五代十国的后晋编撰两百多年前的唐史,想想都知道,小马拉大车,能有多少可信度。

        然而,把‘飞尸’详细记录并且讹传的神乎其神的时代,却是清末。1842年,英国商人获准在广州开阜,一些新兴的行业发展起来。我爷爷在收集很多书籍的时候,也对一些刊物出现的年代详细归纳。1847年,广州同信书局首先刊发《太平广记》和《三遂平妖录》,获利颇丰,洋夷在中国捞钱,不仅仅是靠条约和鸦片。这些东西属于志怪,咱们全部可以不谈,要想说清楚来龙去脉,不得不先分清一个事实,书籍的装帧与所用纸张。

        那说起来就多了,先别考虑这些,有时间我再和你细说。这两枚脚印,是落下的角度,使其难分左右,距离虽远,但也没啥好奇怪的。

        看过棺内再说。

        土垄在大堆藤蔓下变高,正好将棺木挡住。小心翼翼靠近,张春来的铁锹握紧,灯光首先送进券洞里面。一团锦被留在棺内,典型的枣红女棺,上漆十分考究,也许是我们的红灯光显得,内壁微微泛奶黄色。但是棺材几乎在土层上方,并没有陷在灰土当中,显然是下面有铺垫。只有大半被放在券洞里,张春来说得对,这个深度的券洞,不是给棺木准备的。

        “没有一点异味,白松”张春来道。松木属棺材的上等用料,因为木质部里面含有松油,所以松木独有的松香味是女棺首选。金丝楠黄花梨,那些都是身份和财力决定的,松木才是小资阶级能承用得起的。

        “看盖板,东西先别动”我道。盖板在券洞外,不是直接横开,棺木是头里脚外。是从里面先向外滑动,然后再横移。棺头位置的小巧藤枕,编就精美,里面的填充锦缎上,还有一个娃娃头。印证张春来说的,这是个小资阶级,有些财力,细密的编条,绝不是竹子等普通东西,暗红颜色分明是剡藤。

        目光落在棺木内沿,上面一点落尘不见。两人四目相对,细小的灰尘一直在飘动,木棺上沿一点没有,那声木料摩擦声响,是它无疑了。在石梁上看到的那阵藤蔓响动,也是这没见面女主。土堆上留下爪印的家伙,显然不在这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