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探险生存 > > 第64话 突然的转弯 (5 / 5)
        同一高度,却不一样的境况。

        这个答案很清楚,大洪水来之前,这边的溶洞是被山体植被覆盖,或者是整座山从外面都给埋了。洪水过后,地平面被淤泥抬高了一百多米,那时候是高于上面的那个蘑菇位置的横断层。淤泥封住,却堵不住河流,这个河床在地下仍然流动,带走了中间的土层,期间地下碱河也流经这里一段时间,同时也抽走了封住这边溶洞的封土和植被,漏出溶洞。

        蘑菇堆墓,是在后来北朝或者北周时期堆建,当时并没有发现下面是远古遗迹。

        李立明说的应该对,一条河床那边就满满的都是土,这边干干净净,有人打扫一样。

        “大锅上的析出”李立明重点强调,长期使用碱水的东西,如果是古人提取天然盐的用具,那这可是个惊天的发现。

        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

        岩画往里的岩石,整齐光滑。岩画上人物手中出现了火把。人类使用火的时间段长了去了,张春来的讲述,人类很可能在光屁股不知害羞的年代,就学会了用火。特别强调,是中国的先民最先使用,因为古遗址的发掘显示,钻木取火的中华先民是最早掌握用火的民族,比欧洲被雷劈的那个要早1700多年。这是碳灰,检测出的数据。

        提到了用火,一路下来心里一直不解的问题,这时候请教一下李立明。那些清朝人,是用什么照明的?

        “和那个滚子盒一样,一定有我们还没注意的东西”李立明也说不清那是什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