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沿边的这一系列工业布局,短短几个月就推出了数种拳头产品。投放市场后,迅速引发追捧。而秦纮的移民实边优惠政策,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冒险家。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太原巧嘴唐元盛。
没错,就是当年曾给孙铮做过几天导游的那家伙。在吸引移民的时候,苦于国人安土重迁思维,很难说服。一般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去和胡子拼命?
孙铮发动四海关系网,大量招收能说会道之徒来做宣传。唐元盛在太原混的很不如意,这几年因着和小爷的关系,老何对他多番照顾。现在小爷要用人,几句热酒灌进肚,唐元盛脑门一热,收下二十两安家银子,拍拍屁股进了培训班。
几次宣传跑下来,唐元盛发现借着拉移民这优惠,自己也能捞点好处。于是在开春这一趟送人的时候,索性就往最北边的肃州跑了一趟。
正好当时孙铮就在肃州打理新建成的新工厂,那地方不怎么长庄稼,却很适合长麻。各种亚麻、黄麻、青麻长的漫山遍野,当地人一般会采收打麻丝,用来纺成麻绳或织成麻袋换钱。
孙铮因地制宜,建了个亚麻纺织厂。将原本的粗麻制品抛弃,直接工业脱脂,机械纺织,制成宽幅脱脂亚麻布。成品一出来,简直亮瞎人眼。没人相信这么漂亮舒适的细布和麻袋那种粗胚是同一种材料。
这个时节,丝绸的价值每匹市价十两到十五两之间,普通白布的价格则在每匹两钱银子左右。孙铮给亚麻布的市场终端定价,就是十五两。而他给唐元盛的出厂价,只有区区五两!而且还因为两人旧识的原因,允许他赊账。
唐元盛用四轮大车满满的装了百匹亚麻布直奔河南,路过开封,原本只是想卖几匹换点盘缠,结果一经亮相,就引发争抢,百匹亚麻布当天就发卖一空。扣掉成本和镖局费用,八百两纯利润到手!
然后老唐就魔障了,直接把八百两利润全部拿出来招募流民,第二次再赴肃州时,车队浩浩荡荡带了将近一千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