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愈发欣赏,进而压低嗓门问道:“贤弟可知近来杨虎城所忙何事?”
“主任不耐,多以秦腔、说书为取乐。”
“哦?都听什么戏码?”
王菊人浅笑道:“开春后常听的是《说岳全传》。”
胡宗南面色一沉,冷冷道:“牢骚续罢文谁读,我看杨虎城还是多翻翻《传习录》为好。”
“菊人自当转告。”
胡宗南摆摆手道:“此行匆忙,不及拜会,就不劳烦杨氏知晓了。贤弟珍重,缘分到时,你我自当把酒促膝再言欢。”
意外于胡宗南的爽利痛快,徐悲鸿固然深感雀跃欣喜,然而转念一想,煤油灯下牛皮纸信封里的吴道子真迹,也必将无福窥见。
出路虽短,一步数叹,徐悲鸿几度情愿翻身重返牢笼,只为那跨越千年的一瞥。
旅日旅欧之时,徐悲鸿购买书画所费不赀,常致家用见肘。屡屡决意收敛而不得,百般相思,有如鸦片之于烟客,有如时鲜之于老饕。
耳听身后众人难以抑制的赞叹声,徐悲鸿的脚步逐渐沉重而凝滞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