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等也为杜伏威求情道:“陛下,儿臣也认为吴王确系冤枉。哪有以自己为质而不顾全家性命让部下谋反的?前次上柱石、岭南道大使李靖从南方回来,经过江淮时,看到江淮地区群龙无首,就担心会发生变故。儿臣也曾经向陛下提起过此事,只是因为当时朝中事多,没有及时处理。此次叛乱,定是逆贼辅公祏不甘雌伏,密谋反叛。吴王至多也就是失察之罪,罪不至死,请陛下明察。”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杜爱卿和阚爱卿,朕从内心里也不相信你们二人会对我大唐有贰心。但辅公祏反叛,你们也确有失察之罪。朕念你们二人对我大唐的一片忠心,特从轻处理。着杜爱卿罚俸一年,回府闭门思过。”
李渊说罢环视朝臣,大声说道:“先前岭南道大使李靖回朝时,曾向朕报告江淮地区将反。当时朕还不信,如今果如其言。看来李靖李爱卿对那一带的情况是了解的。朕欲着赵郡王李孝恭为帅、岭南道大使李靖为副帅,率领大军讨伐辅公祏,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李渊见众大臣无有异议,即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帅、岭南道大使李靖为副帅,统军讨伐辅公祏。李靖因休假在家,特派人紧急通知给他。
李渊又转头对阚陵说道:“阚爱卿对江淮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就着阚爱卿随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军前效力,将功赎罪如何?”杜伏威和阚陵二人俱领旨谢恩。
“现在更让朕焦虑的是,突厥大军又再次南下,侵扰我大唐,这将如之奈何?当初朕要迁都以避祸,有些人坚决不同意。现在突厥南下,兵锋不日即能到达长安,朕该如何退兵?”
李渊说这话时,眼睛不满地望向李世民。
“陛下,当初众臣大都对迁都一事表示赞同,唯秦王坚决反对。想必他此时已有退敌之策了。陛下,现在突厥大军侵犯,您何不问问秦王?他当初曾自比卫青、霍去病,夸言要效法古人,抗击强敌。还誓言在一两年内定能打败突厥。现在既然突厥侵犯我大唐,如何退敌,相信他已经是成竹在胸了吧!”李元吉站出来,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
“是啊,陛下。当初若按儿臣的意见,早日迁都,则我大唐首都与突厥有较长的战略纵深。即使突厥遽然来袭,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何至于今日这么紧张?此事皆因秦王当初坚决反对而致!所以现在如何退敌,还当要问一问他了!”李建成见李渊突然提起迁都一事,便也不忘火上浇油,站起来对李渊奏道。
此时,李世民身体还很虚弱,脸色苍白。他上朝时,李渊见他病体还未康复,专门赐他座位。李世民在座位上端坐,静静地听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话。他知道,他们现在又正好利用突厥入侵之机,对自己发起攻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