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瑾此时也慨然说道:“大帅,我张公瑾又岂是怕死之人?只要能剿灭东突厥,永绝我大唐之患,就是搭上了我张公瑾的性命,我也在所不惜!”三人对视了一会,继而会心的哈哈大笑!
李靖迅速进行了分工:由他本人带领队伍出击,张公瑾统率大军殿后。并命李世勣立即率兵前往道口埋伏,阻断突厥逃兵前向漠北逃窜。并迅速民秘密传令各路大军会剿,务必全歼突厥,不使颉利漏网!
凡是泄露机密,贻误军机者斩!
“大帅此次出征,由在下率兵,您是大帅,负责统率大军殿后!”
张公瑾见李靖布置停当,突然提出由他领兵出征,而让李靖殿后。
“大帅,此次任务艰巨凶险,由在下领兵前去,您率兵前往道口埋伏如何?不能什么事都您冲在前面,这剿杀颉利的大功就让给在下吧!”李勣也提出由他带兵出击。
李靖知道此次出击非同寻常,乃是抗旨冒进。一旦出现任何差池,就是死罪。他们两人哪是为了和自己争功,而是为了把抗旨的罪名担在自己的身上。
李靖向他们二人拱手,非常感动地谢道:“你们两个将军就不要再争了!我是主帅,决心是我下的,主意是我拿的,这个任务肯定要由我来承担!你们只要做好你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希望这一次我们能一击就中,顺利剿杀颉利这个老贼!不负我等消灭突厥,为大唐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
张公瑾和李勣见争不过李靖,只好与李靖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他们突然感觉,从来没有哪一次出征,有这一次这么悲壮。不仅仅是三人同心,都愿把这抗旨的大罪担下来,更是因为这一击,有可能永绝突厥之患,为大唐赢得万世的太平。所以每个人的内心既有激动,也有胜利即将来临的喜悦,还有抗旨大罪未来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命运的惴惴不安。
此时,营门外又下起了鹅毛大雪,雪一阵紧似一阵。只一会儿的功夫,地面上已是铺了厚厚的一层。天空阴暗无比,像一口大锅盖扣在大地上,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寒鸦入林,野兽归洞,只有李靖的大军还在紧急调动。
李靖和苏定方一起率精骑万名,备足20天口粮,连夜出发。大军马不停蹄地向铁山疾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