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和玄奘两人都想不到能在此相见,两人手手相牵哈哈大笑。李靖让苏定方继续带领士卒继续操练,自己则与玄奘一同回都督府。
二人到了都督府,叙礼落座后,李靖迫不及待地问道:“上一次终南山一别,就没有见到大师,甚是想念,不期在这里巧遇。不知大师缘何到了边关呢?又为何让我的兵士当作奸细给抓了起来?”
玄奘大师苦笑了一下,正色说道:“李施主还记得十年前贫僧与施主在终南山草堂寺中的谈论?”
李靖点点头,说道:“在下怎么不记得?当时大师曾说过对一些佛教问题的担忧,有去天竺求弥勒论师之意。”
李靖说到此,突然明白玄奘大师为什么到此了。他吃惊地站起来,问道:“难道大师您真的要……”
“阿弥佗佛!”玄奘认真地点点头,双手合十,高宣了一句佛号。
“贫僧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四川,与那些佛学大贤们探讨佛学。随着探讨的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南北义理不同,摄论、地论两家分歧巨大,已经无法融合。如果这些佛经连我们佛门之人都无法参透,又如何能宣讲教义,普渡众生呢?所以贫僧在受具足戒之时,就发下宏愿,一定要到天竺去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前次贫僧游学到长安,正好碰到天竺僧波颇抵达长安,得闻印度戒贤大师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所以就立即决定前往天竺取经。”
李靖看到大师宏愿广大,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心中由然而生钦佩之情。但他又疑惑道:“如今朝廷因常遭东突厥侵扰,颁布了禁边令。大师可有朝廷的通关文牒?大师西行求经,从长安出发应该是一路往西,又怎么舍近求远绕远路到了灵州这边呢?”
“没有。”
玄奘听到此问,黯然地摇摇头,叹口气道:“佛家不打诳语,实话实说,贫僧手中还真的没有朝廷的通关文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