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苏定方,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而有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末年时,他小小年纪便投奔窦建德,屡建战功,深得窦建德的赏识。此次刘黑闼反唐,他随刘黑闼包围洺水城。罗士信在城破突围时,与他激战,结果被苏定方一枪挑于马下。后来刘黑闼战败,苏定方被李世民所俘押往长安,欲准备将他斩首为罗士信报仇。
第二天一早刚刚解除宵禁,李靖便匆匆赶往天策府,求见李世民。李世民见他一早就赶来,颇为惊讶,以为他有什么大事要说,哪知他一大早赶过来竟然是为战俘苏定方求情。李世民吃惊地说道:“李兄为什么替他求情?你可知罗士信罗将军可是死在他的手中?”
李靖道:“殿下,属下知道罗士信将军是死在他的手上。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互有死伤,本来就在所难免。罗将军战死固然可惜,但属下以为那个苏定方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能收伏,将来对大唐定有贡献。”
李世民不同意,劝李靖道:“李兄不必替他求情,我一心要杀他给士信一个交代。”
李靖见李世民不同意,心中有些着急,他上前争辩道:“殿下,属下知道殿下一直爱才,遇有英雄豪杰都会不遗余力延至麾下,为何今日却不同了?士信为国捐躯,死则死矣,何必为此再多杀一个壮士?若是如此,我大唐就将失去两员猛将!以前我军与宋金刚交战之时,死于尉迟将军之手的将士也不少。殿下不是还是宽肴了尉迟将军,为大唐揽得一个非凡的将才。请殿下此次也手下留情,属下相信这个苏定方也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杀了他是可以解一时之恨,但这样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失去了真是太可惜了!”
李世民见李靖反复恳请,心也软了。他知道李靖很少到他面前求取人情,今天为一个苏定方这么坚持,肯定是因为这个苏定方有大才。他命人将苏定方押来。他看到苏定方虽然身上有伤,额头和脸上被兵士打得还有血迹,衣衫褴褛,但身上确实有一股英气。眼神中虽有些恐惧,但却明显透出特有的聪慧。
苏定方被人带到李世民面前,竟立而不跪。小小年纪,倒还有一种不屈的骨气。李世民是一个吃硬不吃软的人,假若苏定方到了他的面前马上跪地求饶,说不定他看都不会看他一眼。今见苏定方一脸英气,大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心中也不免产生好感。
李世民喝道:“尔委身事逆,助纣为虐,致我一大将身亡,本要将你斩首。现有李靖李将军爱惜尔的才华,为尔求情,还不快来谢过李将军。”
苏定方看到李靖也在秦王府中,略有惊讶,但想起昨天晚上他对自己一句搭救的话都没说,心中忿恨,所以他见到李靖,恨恨地瞪了一眼。此时苏定方听到李世民叫他过来谢过李靖,没想到他一脸傲气,大声说道:“既然被俘,要杀要剐随你便,我不要什么李将军假仁假义为我求情!要救我昨天为何不救,今天倒过来装什么伪君子!”
李世民听他说昨晚之事,一脸狐疑。昨晚有什么事?什么假仁假义?李靖忙对他解释,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李世民听,李世民这才知道李靖为什么一大早就来替苏定方求情的原因。
李靖和蔼地对苏定方说道:“昨晚的时候你是逃犯,我要是救你的话则是违反国法。今天为你求情是爱惜你这个人才,经殿下同意,这样才合情合法啊!”李世民见李靖公私分明,做事分寸拿捏准确,也不禁点头。
苏定方听李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理,脸上的戾气才稍稍退去,神情也有所缓和。李靖上前给苏定方松绑,苏定方还有抵触,不让李靖替他解绳。李靖见他还没转过弯来,一把将他拽到面前,说道:“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识时者务方为俊杰。大唐乃是天下正朔,不久天下都将归唐。苏将军缘何死抱住刘黑闼这样的逆贼不放,随他助纣为虐,残害苍生?现在不弃暗投明,更待何时?秦王殿下宅心仁厚,宽以待人,实是难得的领袖。能跟随这样的领袖才是英雄豪杰一生的追求。”苏定方这才不动弹,任由李靖替他松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